珠山八友收藏网
陶瓷鉴赏
  • 精品赏析—何许人雪景瓷板画四条屏

    何许人(1882—1940),原名处,字“德达”,乳名“花子”,后改为“华滋”,安徽省南陵县人。以陶渊明《五柳先生传》中“先生不知何许人也”句,更名为何许人,景德镇“珠山八友”之一,中国陶瓷美术大师。1916年以后,何许人画瓷渐以雪景山水为主。构图上远承宋人造景取势之技,笔墨上取“四王”之法,但在工艺上革故鼎新,巧妙地把粉彩玻璃白运用于雪景山水之中,既有传统填色的粉润效果,又具有画意生动的韵味。使画面彩料浓淡自如,雪色逼真,层次有度,并以高洁旷达、晶莹剔透、意境深邃为世人所称道。中年以后,何许人的瓷画技艺日臻

  • 景德镇567老厂瓷器价格 如何去鉴赏!

    新中国瓷器是从中国灿烂辉煌的陶瓷文明史一路走来瓷器烧造成就的又一高峰。宋元明清各朝瓷器制造花样翻新,经典品种创烧不断,从宋代的宁静致远的汝、钧、官、定、哥,元朝大气磅礴的青花,明朝小巧绚丽的斗彩,清朝雍容明丽的珐琅和粉彩瓷器将中国的瓷器制造工艺品质和艺术成就推向一个又一个繁荣,瓷器在一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伟大发明中技术含量最高的创造,从600年前的法国人到现在的日本人一直在想获取中国制瓷的秘密,然而至今也没如愿。“567瓷”指的是上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国营瓷厂生产瓷器的简称。那时轻工业部下辖的国

  • 细聊晚清民国浅绛彩名家名家排行及图片赏析

    早期浅绛彩文人瓷画的清雅不俗和文人性突出,在于瓷作者的个性表达同一题材的韵味,不同的画家的笔墨所表现出来的意境往往不同,原因之一就是作者在作品中揉合了自己的心声。汪藩 浅绛山水纹四方瓷板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打景德镇。入城后,见御窑厂专造皇帝用瓷,便迁怒于此,一把火把御窑厂烧了。厂里的库存瓷样也因而散失,官员、画师、工匠人等或作为“妖”被杀,或侥幸逃脱,全作猢狲散尽。金品卿 浅绛花鸟瓷板御窑厂一停就是好几年,直至同治五年(1866年)间,清政府军机大臣李鸿章筹银十三万两,命九江关督蔡锦清在御窑厂旧址

  • 细聊雍正粉彩瓷器如何辨别真假?

    瓷器收藏,有人喜欢宋瓷,有人喜欢明瓷,也有人喜欢清代瓷器。近年来高古瓷,也就是宋瓷开始热度大升,究其原因,跟前几年明清官窑,特别是清三代官窑炒作得特别厉害,价位奇高有关系。动辄上百万的高古瓷对于普通藏友来说,想要入手实在是心有而余力不足的一件事,就算是资金充足的情况下鱼龙混杂的市场也使人难辨真假。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另一种艺术价值和投资价值同样很高的瓷器---粉彩瓷。一.粉彩瓷到底是什么?粉彩瓷是釉上彩瓷器的一个品种,迄今已经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又名“软彩”与青花瓷、颜色釉瓷和玲珑瓷并称四大名瓷。“粉彩

  • 大明嘉靖年制青花瓷器如何鉴定真假?

    鉴定要点丨造型嘉靖瓷器造型繁杂,一个突出的特点是葫芦瓶和方形器物较多,如方罐、方瓶、方碗、方盘等。葫芦瓶造型有自然形葫芦,上小下大;有天圆地方形,即上节为圆形,下节为方形等。鉴定要点丨胎釉嘉靖时期瓷器胎体的面貌是厚重古拙与轻盈秀丽兼有之。琢器胎体厚重,接胎痕明显。官窑小件器的制作仍旧相当精细,胎体轻薄,胎质坚密,底足处理亦很齐整。釉面细润肥厚,器底施釉多为“亮青釉”。[1]鉴定要点丨青料典型的嘉靖、隆庆、万历官窑青花瓷器使用的青料是石子青与回青的混合料[2]。上等的嘉靖官窑青花瓷色泽浓重艳丽,蓝中泛紫

  • 一篇文章让你知道粉彩瓷器跟珐琅彩瓷器的不同之处!

    收藏界中的藏友们,每个人都说自己爱好这个,每天满脑子想的都是如何捡漏,如何变现。但是他们并不会静下心来认认真真的去研究分析藏品的知识,所以经常会被卖家大吹特吹的编故事迷惑,买了一大堆一眼假的东西回来还觉得都是稀世珍品。为何小编能有这样的感慨呢,是因为小编就业与拍卖行业多年,帮助过不计其数的藏友们出手手中的藏品,但是有一部分藏友,拿着一个破瓶子跟我讲这是什么什么朝代的珐琅彩,张嘴就说保底两百万,我跟他解释说这个是现代仿制的粉彩瓶,又不能接受说老师不懂,说拍卖行不懂。我的内心也是非常无奈的。你连珐琅

  • 瓷器鉴定之如何从磨损痕迹去辨别古瓷新老!

    瓷器鉴定之如何从磨损痕迹去辨别古瓷新老!古代瓷器本身作为一种器物,具有多种造型、用途和功能。有些单纯是用来欣赏陈设当做摆件,有些只是用来随葬彰显死者身份,也有些本身就是作为日常用器而制造出来,为了日常的使用。不过不管什么作用的瓷器,一旦被烧制出来就避免不了被运输和销售,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产生被使用,磨损,磕磕碰碰,撞击或者摩擦的痕迹,这些痕迹有些非常明显,也有一些需要细心观察才能发现。在拍卖行工作久了,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藏友发来一些自己的收藏希望小编帮忙长眼给出一些建议,其中不乏大量的高古瓷,这里首

  • 哥窑瓷器鉴定 如何从金丝铁线去辨别瓷器新老

    金丝铁线其实就是指的一些瓷器上开裂的纹理。金丝铁线,又叫“鳝血”,是哥窑的一大特色,由于瓷胚和釉膨胀系数不同,焙烧后冷却时釉层收缩率大,瓷器釉面上便会出现一种自然开裂的现象,其纹片如网交织、如冰破裂。之后以墨汁为着色剂人工从裂纹中渗透进去,着色后颜色很深,就形成了金丝铁线。哥窑“金丝铁线”九大特点哥窑属中国宋代名扬四海的五大名窑之一,其中的哥窑更是以其独特的“金丝铁线”而著称。明代《格古要论》中有这样的描述:“哥窑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关于金丝铁线是如何形成的,

  • 电话直呼

    • 18879871136
    • 在线客服 :
  • 在线咨询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