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收藏网
陶瓷鉴赏
  • 康熙民窑青花瓷特点 如何鉴定真假?

     一、官窑民窑的关系及康熙青花的分期青花,中国陶瓷王国中的主要品种之一。它不仅与玲珑、色釉、粉彩一道并称景德镇“四大名瓷”,而且还享有“国瓷”美誉。明清时期官民窑皆大量生产。官窑生产不惜成本,价值在于精。而民窑则变化多,纹饰生动活泼,以商品生产为目的。产品粗细兼有,产量很大。不仅满足了国内市场的需求,而且还大批外销。官窑是在民窑基础上的提炼和升华,其反过来又会影响和推动民窑的发展。官民窑这种相辅相成且相互促进的关系,使其形成了既有共同时代风格又各具自身特点的状况。而正是其中的共同时代风格为民窑断

  • 徐焕文瓷器作品价格一般多少?

    徐焕文, 男,1932年1月生,江西东乡人。高级工艺美术师,曾任景德镇艺术瓷厂美研所副所长,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高级会员,江西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他师承“珠山八友”之一汪野亭之子汪少平先生,以陶瓷粉彩山水见长,1959年绘制的“英雄城-南昌大型瓷板画”送北京人民大会堂陈列,1990年创作的“庐山风光瓷板”为江西省赠香港名人沈炳麟先生的礼品,1995年设计的“井岗山主峰瓷盘”为中央组织部和江西省委作为赠予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的赠品,并有多件作品发表及被馆藏机构收藏。传略载入《中国当代美术家人名录》、《中国当代陶瓷美

  • 崇祯青花瓷器价格 一般值多少钱?

    明崇祯(公元1628—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年号)朝历时17年,国势衰退,景德镇官窑处于停废状态,仅有民窑继续生产,当时仍有民窑瓷大量出口。制瓷质量明显下降。从明清制瓷史来看,崇祯青花正处于从万历后期到清康熙前期的转折点,有细器和粗器之分。崇祯青花用高岭土制胎,胎质大多粗糙、疏松。胎色灰白色。胎体普遍较厚,少部分产品胎体轻薄,瓷化程度较高。釉层稀薄,釉面不平整,光泽度不强,釉色白中闪青,也有青灰色,部分还开片。盛行在器物口沿处施一圈酱色釉(即酱釉口)。圈足一般较矮,阻断露胎线外沿旋削较多。大碗圈足边墙内

  • 沈士充字画价格多少钱一平尺?

    沈士充是明代著名的画家,历史资料上记载他的文字并不多,甚至连他的生卒年也无从考究。他出生在华亭,自小就对传统绘画艺术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后来拜于画家宋懋晋的门下学习,同时也跟随画家赵左学习绘画。沈士充原本就有着非常高的绘画天分,加之又有名师教导以及学习绘画的态度端正,因此他的绘画技艺进步得非常快,逐步练就了炉火纯青的笔墨功夫。沈士充是“松江派”的重要代表画家之一,以擅长绘制山水而称著于世,他在绘画创作时运笔轻细,用墨厚润,故而所作山石少突兀之感,画风古朴隽秀、清逸雅致,受到了世人的青睐和追捧。沈

  • 清代民窑青花瓷器价格一般多少

    清代民窑瓷器价格,它在近期各大拍卖现场的交易情况,我想大家肯定不会感到陌生。对于广大陶瓷收藏爱好者来说,元青花和明清官窑价格昂贵,动辄上千万,可望不可及。而明代民窑精致大件的藏品流产下来的也较少,多的是较普的民窑粗瓷。所以清代民窑就成了最受瞩目的投资收藏对象。以至于清代民窑瓷器价格不断上涨,那么为什么清代民窑瓷器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是什么呢?从欣赏价值来看,清代民窑器型多样、画风活泼、题材广泛、笔法传神,比官窑更有欣赏趣味。而且由于存世量相对较大,标准器物也较多,入门学习较快。目前的价格相当低廉,

  • 清代炉钧釉瓷器价格一般多少

    炉钧釉属低温窑变釉品种,色彩斑斓,为雍正时期创烧,以后各朝炉钧釉的呈色和釉斑有明显差异,反映了清代瓷艺的多种面貌。拍品器形小巧,直腹,颈部细长而口微撇,通体施炉钧釉,蓝白色相间交融,变化万千。尺寸较小,可置于案头为文房清供,或布置入多宝格内,增添书斋逸趣。清乾隆 炉钧釉小瓶估价(人民币):10,000-15,000成交价(人民币):40,250清中期 炉钧釉灵芝形笔洗估价(人民币):10,000-15,000成交价(人民币):43,700清雍正 炉钧釉堆塑福寿纹活环耳把杯估价(人民币): 15,000-22,000成交价(人民币):207,000古玩行是一个充满传奇的

  • 567瓷器有没有收藏价值!价格一般多少

    567瓷器即上世纪50、60、70年代景德镇各国有瓷厂生产的瓷器,也有人称之为“厂瓷”,或“红色官窑瓷”。那么567瓷器有没有收藏价值呢?人们关注567瓷器,大概是上世纪80年代末开始的,进入90年代中期,国有陶瓷企业改革深入推进,“厂瓷”逐渐成为历史,收藏热便逐渐升温,2000年以后,随着艺术瓷市场的理性回归,567瓷器更成为。如今身为红色藏品的他们,收藏价值日渐高涨,不少名家作品更是动辄几十万的拍卖价格。那么567瓷器的特殊意义究竟在哪里,为什么这些瓷器的如此值钱呢?1963年作 毕渊明 粉彩双虎揽胜图瓶五六七瓷器具有收藏价值

  • 聂杏生瓷器价格值多少钱?

    聂杏生,男,江西省丰城人(1909-1981年),中国陶瓷美术大师,陶瓷艺术家,在民国期间就是位有名的陶瓷艺人。擅长画青花和粉彩。他的笔调工整细腻,人物画像栩栩如生,他画的山水和鸟兽都达到了极佳的境界,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被誉为“青花大王”,是景德镇近代青花的奠基人。他七岁时就开始在景德镇陶瓷作坊学徒,从事陶瓷艺术创作长达65年。20世纪60年始多次当选为景德镇市人大代表、景德镇市政协委员。1958年被评选为景德镇陶瓷工艺美术师,1959年聘为景德镇陶瓷学院讲师,在60年代被推选为景德镇市美术学会常务理事。聂杏生

  • 电话直呼

    • 18879871136
    • 在线客服 :
  • 在线咨询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