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品赏析—程意亭梅兰竹菊花鸟四方镶器程意亭(1895—1948),原名程体孚,号翥山樵子 ,江西乐平人,是珠山八友中的重要成员,在民国瓷画领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出身平凡,自幼便经历生活的磨砺,8 岁丧父后,由兄长抚养长大,14 岁时在祥盛粮行当学徒 。然而,命运的转折悄然降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路过一家裱画店,被店内板壁上的纸画深深吸引,从此开启了对绘画艺术的追求之旅。1911 年,年仅 16 岁的程意亭毅然离家,考入 “江西省立甲种工业窑业学校” 图画科,师从张晓耕、潘陶宇两位名师,系统学习山水花鸟绘画技巧。 在求学过程中,程意亭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天赋和勤奋刻苦的精神。他对绘画的热爱近乎痴迷,常常废寝忘食地钻研绘画技巧,临摹名家作品。凭借着扎实的基本功和对艺术的独特理解,他在绘画领域逐渐崭露头角。毕业后,他先后在九江 “普芳居” 瓷店和上海等地从事瓷上绘画创作,并拜海派花鸟画家程璋为师,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绘画技艺。程璋早年宗没骨法工笔花卉,中年后改变技法,采用西画明暗透视之术,色彩浓丽、构图别致且不落俗套。程意亭在程璋身边学习的三年里,不仅掌握了程璋的绘画技法,还深受其创新精神的影响,为他日后在瓷上花鸟画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程意亭梅兰竹菊花鸟四方镶器(高20cm宽13.5cm重2.45kg)
此件花鸟四方镶器笔筒分别运用了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分别寓意着:傲、幽、坚、淡的品质,也是一种人格品性的文化象征。鸟儿凌空飞舞 姿态各异。此藏品画工布局十分精美,构思精巧,笔法写意,笔墨纤秀工致,格调清新雅致,画花叶时却能稀处补枝,密处缀英,叶子的深浅、浓淡、枯湿等,力求生动有变化、有韵味,设色秀逸,处处可见匠心。其中“钉头鼠尾” 描的运用堪称一绝,这种描法落笔处如铁钉之头,线条呈钉头状,行笔收笔,一气拖长,如鼠之尾,头秃尾尖,头重尾轻。在勾勒花叶时,线条细润劲挺,极具表现力。以兰叶为例,其线条舒展流畅,如同行书笔意一般,富有韵律感和节奏感。每一笔的起笔和收笔都恰到好处,线条的粗细、疏密变化自然,生动地表现出兰叶的飘逸之态和柔韧质感。在描绘竹枝时,线条顿挫有力,尽显筋骨之力。通过对线条的轻重、缓急、转折的巧妙运用,将竹枝的挺拔、坚韧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仿佛能让人感受到竹枝在风中摇曳的姿态。 程意亭的花鸟瓷板画,凭借其独特的文人画气质、精湛的工艺以及珠山八友的品牌效应,在近现代瓷画市场中占据着稳固而重要的地位。他的作品不仅是艺术的结晶,更是历史与文化的传承,每一幅瓷板画每一件瓷器作品,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故事,展现着艺术家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 近年来,随着高端藏家对民国艺术板块的关注度持续提升,程意亭的作品在艺术市场上的价值也日益凸显。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精湛的技艺,吸引了众多藏家的目光,成为拍卖市场上的热门拍品。2020年1月5日《松鹤延年》作品以57.5万元成交,2018年6月15日《花鸟四条屏瓷板画》以322万元成交。在未来的艺术市场中,程意亭的花鸟瓷板画有望继续书写辉煌。随着人们对艺术收藏的认识不断加深,对高品质艺术品的需求也将日益增长。程意亭的作品作为中国近现代瓷画艺术的杰出代表,将在艺术市场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它们不仅将成为藏家们珍藏的对象,也将成为传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让更多的人领略到中国瓷画艺术的独特魅力。 下一篇精品赏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