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收藏网
首页 >> 精品赏析 >>历代瓷器 >> 稀世孤品——清乾隆紫地轧道粉彩描金带托爵杯(江山一统)
详细内容

稀世孤品——清乾隆紫地轧道粉彩描金带托爵杯(江山一统)

中国浩瀚的瓷器艺术长河中,有一类器物以其独特的工艺、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精湛的艺术造诣,成为了收藏界与艺术品爱好者竞相追捧的瑰宝——这便是轧道粉彩瓷器,而其中,“江山一统爵杯”更是这一艺术领域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承载着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汗水,更蕴含了深厚的历史文化意蕴与时代精神。


历史记载上,这是在古代天子封侯时,赐给受赏者的一种赏赐物,地位尊贵的人才能用爵。再后来“爵”就成了“爵位”的简称,“加官进爵”也就由此而来。爵杯在手,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寓意战胜困难,无往而不胜,加官进爵,欢庆胜利。爵杯早在公元前2400年左右就已经出现。陶爵流行于夏、商,铜爵流行于商和西周,可能是青铜酒器的口感实在不太好,西周以后便罕见铜爵杯的踪迹了。


青铜器时代结束后,南宋高宗南渡,北宋所存铜礼器“尽皆散失”,而国力势微,祭器就多用瓷造。铜礼器在南宋时期逐渐为瓷祭器所替代,瓷质爵杯就这样走上历史舞台,而且器形更进化出套系组合。瓷质爵杯仿青铜爵器形,前有椭圆流,后带尖形尾,左右有双柱立于口沿,器腹下承三足。托盘折沿、平底,底有四如意形足,盘中央突起一座三山形支柱,三山之间略凹并有三孔隙,供瓷爵的腹部及三足歇放,所以也称“歇爵山盘”。当爵的三足插于盘坎之内,形体与纹样都表现出“岿然不动”之势,而两者之间又浑然统一,不正是构思设计者隐寓“天下一统,江山永固”的深意吗?



清乾隆紫地轧道粉彩描金带托爵杯赏析(高16cm 托盘底直径12.6cm 爵杯口径长12.5cm 爵杯口径宽5.6cm)



微信图片_20240922215917.jpg


此件爵杯扁长圆口,二柱,柱顶为圆球形,有尾有流,深腹,下腹弧收,小平底,三足外撇。托盘中间有凸起的山形支柱,支柱的三个凹槽恰好支撑爵之三足,盘底三长弧形条足。爵杯外部与托盘通体以胭脂紫釉为地,爵杯内壁与托盘底部均为蓝地。爵杯与托盘的装饰风格相同,用轧道工艺饰底纹。爵杯以粉彩黄弦纹或黄地蓝勾莲纹带为界将主体纹样分隔为几部分:杯身粉彩描金夔龙纹,足上部绘兽面纹,下部绘变体蝉纹。盘中的山形支柱满绘青花海水江崖和寿桃纹,盘内底外缘和外壁绘夔龙纹,与爵杯纹饰相呼应。盘底中心留白书青花“乾隆年制”四字篆书款。


此爵杯在造型上仿照三代青铜器式样。生产和使用瓷质爵杯作为祭器是元明清三代的通例,此种形制的带托盘爵杯,目前所知最早见于乾隆朝,清宫档案记载,乾隆八年(1743年)御窑厂奉旨烧制的“洋彩”器中就有此种爵杯,一为胭脂紫色地,一为黄色地,轧道锦纹和夔纹,制作都极为精细 叹为观止。


乾隆紫地轧道粉彩描金带托爵杯,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瓷器收藏领域的瑰宝。近年来,随着艺术品市场的不断升温,此类精品瓷器的价值更是水涨船高。相同的爵杯和托盘组合在景德镇负责烧造宫廷用器的珠山遗址曾有出土。2011年苏富比玫茵堂专场也出现一件相似的明永乐青花海水龙纹歇爵山盘,仅此爵杯的部分组合件,都以2866万港币的天价成交,可见爵杯价值之高。在各大拍卖会上,乾隆时期的瓷器屡创天价,不仅彰显了其艺术价值,也反映了市场对于高品质艺术品的强烈需求。对于藏家而言,拥有这样一件稀世珍宝,不仅是对美的追求,更是对历史的传承与尊重。每一件乾隆瓷器背后,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信息和匠人精神,它们跨越时空的界限,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瓷器的辉煌与魅力。


乾隆紫地轧道粉彩描金带托爵杯不仅仅是一件稀世孤品,它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在那个封建王朝鼎盛的时代背景下,它见证了国家统一、文化繁荣的辉煌成就;同时,它也反映了古代工匠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以及他们通过精湛技艺表达出来的家国情怀。在今天看来,这件作品依然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和生命力,它让我们在欣赏其艺术之美的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



  • 电话直呼

    • 18879871136
    • 在线客服 :
  • 在线咨询

技术支持: 风科网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