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宣德炉真品如何鉴定鉴定 看这几点!中国有一类古物,属于小门类大喜欢。何谓小门类,是说这类古物范围非常的狭窄,在古董收藏鉴赏领域属于小品种。何谓大喜欢,是说这类古物雅俗共赏,知名度极高。紫砂壶和宣德炉就分别是陶瓷类古董和铜器类古物之中的此类型。 宣德炉是明代宣德年间,在皇帝朱瞻基的亲自督促下第一次采用黄铜制作的香炉。据传,明宣德炉只做了三千件。即使有流落到民间,那各位收到真品宣德炉的概率是非常之少的。 宣德炉也被称为炉中的珍品,能收到一件真的宣德炉对于藏家来说真是天大的好事!真正的宣德炉十分精美,所用材料也是十分贵重,在当朝也只有达官贵人才能有幸拥有,后世更可谓重金难求! 2003年嘉德专场拍卖出名保藏家王世襄所藏31件宣德炉,共拍出1179.2万元,平均每件38万元,明崇祯冲天耳金片三足炉、清顺治冲天耳三足炉分别拍出了166.1万元,然而这批炉到了2010年匡时秋拍时,其中的三个宣德炉各拍到了1500多万。在此之后,宣德炉的价格就一直居高不下,在利益的诱惑下,仿造者越来越多。历史上很久一段时间,宣德炉的仿品都在不断产出。 为此,特意整理出以下几点内容,供各位藏家参考。 要点一:包浆 真品宣德炉表面的包浆,是旧炉的明显特征。包浆的这层壳就是炉子的氧化层,收藏过金属器物的藏友应该都知道金属是会氧化的。真的宣德炉在铜材里加入金、银、铅、锡等金属元素。不管明代还是清代,炉子接触到空气产生的氧化反应,会呈现出黑色或棕色。炉子表面的氧化层,根据年代和不一样的使用环境,氧化层的薄厚是不一样的,但是都不容易脱落。仿品表面呈现的颜色,用毛巾擦会沾上色素。这就是人为伪造的氧化层。 要点二:炉耳 炉耳的款式有:鬲式炉,桥耳炉,朝天耳炉等。如果是真品宣德炉,氧化层皮壳会从棕色或黑色直到显现出黄色铜质,颜色会有一个变薄的过渡。就是因为炉耳这个凸出来的部位,经常触摸和磨损,所以铜底就暴露出来了。仿品宣德炉暴露出来的铜质,表面没有产生氧化斑的特征。 要点三:磨损 明朝宣德年间制作的宣德炉,到现在也已经过了几百年了,磨损的痕迹一定是不少的。真品宣德炉的磨损是十分自然且均匀的。仿品宣德炉为了能呈现出磨损的迹象,会通过人为的打磨制造出痕迹。人造的磨痕一般就不自然,不均匀,见过的藏家还是能看出来的。 要点四:款识 宣德炉的款识可以说有这几种:宣德、宣、宣德年制,楷书款大明宣德年制。所著款识字体十分工整,结构严谨。也有一部分没有款识的炉子,但是到了后世,人们知道了宣德炉的稀有,一般会自己加上款识,所以现在的宣德炉基本都有款识。还有一点,宣德炉款识的德字,心上边没有一横,这在当时有省一德的说法,不过经查证,也有加上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