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色釉之弘治黄釉瓷器鉴定篇 一文教会你!前面讲了好几篇彩瓷,这篇文章来讲讲单色釉。顾名思义,就是只有一种釉色的瓷器。 单色釉的专一是别有一番风情,赏过粉彩性率真,见过青花国风美,念过珐琅西洋风,不如单色釉的一往情深,在一种颜色上做到极致很是让人赞叹。各种釉色各有千秋,这次重点说说黄釉。黄与皇同音,正所谓黄袍加身,立为至尊。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 黄色就意味着大地,对封建统治者来说,黄色代表着吉祥富贵,之后慢慢的成为了皇家的代表颜色,意味着尊贵和权力。那时候皇上对黄色的使用有着相当严格的管制,官吏和平民百姓禁止穿戴黄衣,其后果严重到满门抄斩。 早期的单色釉瓷器成规模的拍卖较少,期间比较重要的是香港佳士得1996年举办的徐展堂静观堂旧藏专拍,曾经上拍过19件单色釉瓷器,康雍乾瓷器16件,宣德瓷器3件,一套8件有修补的清康熙豇豆红釉文房用品以717万港币落槌,创下1996年以前颜色釉瓷器成交价格之首。 现留存下来的弘治黄釉可谓凤毛麟角,想看一眼都难,藏家更是不知道该怎么去辨别。为此专门讨教了几位藏有弘治黄釉的专家,得出以下几个分辨要点给各位藏友们参考。 要点一:釉色 单色釉精于釉,讲究的是大道至简,返璞归真。弘治黄釉器的釉色出类拔萃,是弘治朝瓷器鉴别的重要特征。弘治黄釉表面色润雅亮,像鸡的油脂一样润且反光,触碰器物的釉面会感受到玻化程度高。釉料与胎泥在窑内烧制,因膨胀系数不同,在窑内就产生细微的爆裂现象。造成了流釉碎裂走向,用倍镜观看花纹处得之,刻纹有呈锯齿状。施釉主要是浇淋法,往往纹路凸显之处和色沉之处有厚釉。 要点二:款识 弘治年号款有两种,为大明弘治年制和弘治年制。四字款的弘治年制多见于娇黄绿彩器上,篆款,锥刻后施绿彩。弘治时期的官窑除了青花外,黄釉、甜白、釉里红、紫金釉、绿釉等等均为楷款六字青花。 弘治瓷和成化瓷风格相近。题弘治年号款的器物不多,书写风格基本一致。宣德始创楷书年号款,书写较为稚拙,成化年号款点书精到,气势流畅,从书法角度看,已解决了用彩釉“写字”的技巧问题。弘治起,楷书年号款拜托了晋唐楷书严谨法度的束缚,采用了更适合釉彩书写的书体,笔画平直,布白均匀,有美术字化的倾向。这样一方面书手更容易掌握,另一方面更规范化,不同工匠的作品可保持同一风格。 要点三:胎土 弘治黄釉为麻仓土所制作,胎泥淘洗十分细腻,灰白带黄,胚胎致密,泛褐色红糖点。作为御用器,烧制极其讲究。自成化后麻仓土绝,仿制品缺少麻仓土,基本都是用高岭土或混土替代,做工很粗糙。 要点四:器型 黄釉瓷器为皇室御用器,非常大气端正,没有造型奇特的器型,这与弘治皇帝的喜好有很大的关系,他追求的是宋朝单色釉的素雅之美,比如梅瓶和玉壶春瓶,有的把八棱口改为荷口,然后加上瑞兽附耳贴首,有着举国平安和臣民忠心的寓意。修胎精细,瓶罐类之器浅圈平修足,外部和口面精修施釉,琢器内不修无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