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收藏网
陶瓷鉴赏
  • 汪野亭瓷板画价格大概多少?

    汪野亭 (1884—1942),名平,字鉴,号平山、平生、老平、垂钓子,亦号传芳居士,平山草堂主人,斋名平山草堂,江西省乐平县人,近现代著名绘瓷艺家。为瓷都景德镇20世纪20年代形成的珠山八友大师之一,工画花鸟、山水。在绘瓷技法上,采用油料,以水粉敷色,作品别具一格。汪野亭是20世纪前期景德镇陶瓷美术革故鼎新的著名陶瓷艺术家。他的山水画,一直为后人所仰重、仿效,足足影响了半个多世纪。他从艺30多年从未离开过景德镇,创作了许多代表那个时代的精美作品,受到了世界收藏家的青睐并争相收购。汪野亭瓷板画落款题识印款汪野亭早期

  • 徐仲南瓷板画竹子价格一般多少?

    徐仲南(1872—1953),名陔,字冲南,号竹里老人,斋名栖碧山馆, 江西省南昌市人。作品受清代画家戴熙的影响较深,其构图、用笔、设色与戴熙同出一辙,同时,又受海上画派和南宋文人画家东坡居士的影响。徐仲南名陔,字冲南,号竹里老人。年少时被父亲送到南昌一家瓷器店当学徒,出师后在南昌受雇画瓷。虽不属科班出身,但徐仲南勤学苦练,技艺日长,因此得与南昌的文人画士和释门画僧结识交游,从而开阔了眼界,画技也突飞猛进。来到瓷都景德镇之后,应邀加入“珠山八友”,为其中最年长者,时年56岁。此后以毕生精力投入陶瓷绘画创作。徐

  • 内府官字款真品图片现市场价

    悠悠岁月,历史沉淀的太久太深,藏匿了数不清的神秘和渺茫,我们只有从拥有者沧桑历史印痕的国宝瓷器中,循着历史的轨迹车轮,探寻祖先留给我们的名贵财富!瓷器有款字据说始于宋代。宋瓷有“内府”二字者,其书法大致相类于“大观”钱,偶尔有“政和年造”款字。元瓷惟官窑有“枢府”二字款识,民窑底有字者极少。明瓷款字花样甚多。明代官窑瓷款多用“某某年造”字样,也有用“制”字者。内府”款瓷器,最多见于元代磁州窑系梅瓶和小口大腹瓷罐上,以梅瓶为最多。“内府”款用于陶瓷,有人说始于宋代,但不见实物,且明代“内府”款的瓷器并不

  • 田鹤仙瓷板画梅花价格 目前值多少钱?

    田鹤仙,名青,原名田世青,字鹤仙,号梅华主人、荒园老梅。少年时寄居江西抚州岳父家,民国初年曾任景德镇税务局职员,后任江西省瓷业公司夜校教员,后来才加入绘瓷行列。先攻山水,后改画梅花。其绘画艺术,以梅花独步画坛。鹤仙的梅花,深得元代画家王冕的影响,其竹杆似断非断,节节相连的用笔及构图无处不体现王冕的绘画精神,“珠山八友”发起人王大凡赠有“山水清浑成一格,梅花作出更无双”的赞誉诗句。田鹤仙瓷板画鉴定方法1、田鹤仙以双勾偏锋着笔写枝干,墨色以淡、枯、渴为宜,不死勾轮廓,出笔有飞白的效果,笔法在转折变化中

  • 越窑瓷器真品图片!各个朝代时代特征及鉴定方法

    中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发明瓷器的国家,并且源源不断地运销海外,对世界文化起到巨大的影响,因而博得了“瓷器之国”的雅称。在清代以前一千多年历史长河中,名窑遍布全国各地,各类瓷器争艳斗妍、灿若群星。而烧造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的首当其冲推越窑。元 越窑青釉划花牡丹纹盖盒真品图赏析越窑是我国古代最著名的青瓷窑系,浙江上虞、慈溪、余姚一带古为越地,唐代称之为越州,越窑因此而得名故称越窑,是中国越瓷的发源地。东汉时,中国最早的瓷器在越窑的龙窑里烧制成功,因此,越窑青瓷被称为“母亲瓷”。越窑持续烧制了1000多年,于北

  • 明成化斗彩姹紫真品图片及特征,一文教你辨真假

    成化瓷器是我国陶瓷史上的瑰宝,胎釉彩工艺已经达到其前历朝瓷器制造的极致。因此收藏界在评价瓷器的一句老话说“明看成化,清看雍正”。在明代中期成化御窑瓷器可以说是百花齐放,创新发展的顶峰期。特别是成化御窑厂创造性的成功的烧制出大名鼎鼎的斗彩瓷器(明,清时期称之为成窑青花间装五彩或成窑五彩)。成化斗彩瓷器的特点是;釉下青花与釉上彩协调融合,争奇斗艳,美轮美奂。成为我国陶瓷史上的瑰宝。大明成化(1463-1487年)距今有近六百年的历史,据记载统计;传世品成化瓷器存世量不足千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最多,共计五

  • 明永乐甜白釉瓷器特征和鉴定方法

    明永乐 甜白釉暗花八吉祥高足碗何为甜白?元代枢府器,质感厚润,是为甜白釉的前身。而明永乐朝(1403—1424)创烧的这种白瓷,则有“汁水莹厚如堆脂,光洁如美玉”之感。但当时还没有“甜白”的美称,直到 16世纪,也就是明朝末年,白砂糖进入中国后,国人见之尝之,其甜白之感让人恍然想起永乐白瓷,遂以“甜白”命名。永乐甜白釉:是明永乐窑创烧的一种白釉。由于永乐白瓷制品中许多都薄到半脱胎的程度,能够光照见影。在有暗花刻纹的薄胎器面上,施以温润如玉的白釉,便给人一种甜的感受,故名甜白。这个名称出现的非常晚,并不是永乐当朝

  • 雍正斗彩瓷器官窑真品图片及鉴定方法

    从目前传世品看,斗彩瓷器始创期可上溯至明代宣德年间,至成化朝显赫一时,使其深受后代各朝追捧和青睐,竞相效仿。清代康熙的斗彩瓷器也有极佳的制品,但多不及成化斗彩精致娇艳。斗彩发展到雍正时期,则进入了一个更高的阶段,从纹饰布局到色彩配合,以及填彩的工整,比明代又前进了一步。除一部分模仿成化之作外,另一个突出的成就则是由于雍正朝粉彩器盛行,一改过去单纯的釉下青花和釉上五彩相结合的工艺,开创了釉下青花和釉上粉彩相结合的斗彩新工艺,使图案更显艳丽清逸。故业内才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之佳话。上次我们有说到

  • 电话直呼

    • 18879871136
    • 在线客服 :
  • 在线咨询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