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收藏网
陶瓷鉴赏
  • 宋代哥窑瓷器真品主要特征和鉴定技巧

    宋代哥窑瓷器真品主要特征和鉴定技巧宋代哥窑瓷器是中国古代瓷器中的珍品之一,因其独特的造型、精美的工艺和优良的品质而备受推崇。然而,由于哥窑瓷器的生产和使用历史悠久,加之数量有限,市场上出现了很多仿品和赝品。因此,掌握正确的鉴定方法对于保护和传承这一文化遗产至关重要。一、造型和外观宋代哥窑瓷器的造型和外观是其独特性的重要体现。真正的哥窑瓷器造型古朴、典雅,多为日常生活用品,如碗、盘、杯、瓶等。其外观呈现出一种沉稳的宝蓝色或灰青色,釉面开片密布,如鱼鳞状,颜色深浅不一。而仿品则往往追求外观的相似,忽

  • 宋代定窑瓷器特征和鉴定方法技巧

    宋代定窑瓷器特征和鉴定方法技巧在中国的瓷器发展史上,宋代定窑瓷器无疑是一个璀璨的明星。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仿制品和赝品充斥着市场,使得鉴定真假变得尤为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宋代定窑瓷器的鉴定方法,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辨别真假。一、造型和纹饰宋代定窑瓷器的造型和纹饰是非常丰富多样的。常见的器型有碗、盘、杯、瓶等,纹饰则包括刻花、印花、堆贴花等多种工艺。在鉴定时,我们需要注意观察器型的规整程度、纹饰的精细程度以及整体的协调性。真品的造型和纹饰往往线条流畅、细腻,而仿制品则常常显

  • 谈谈金元时期钧窑瓷器如何鉴定真假

    谈谈金元时期钧窑瓷器如何鉴定真假钧瓷是我国传统陶瓷中的瑰宝,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金元时期是钧瓷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钧瓷在造型、釉色、窑变等方面都形成了独特的特点,因此对金元时期钧瓷的鉴定非常重要。在鉴定金元时期钧瓷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一、造型金元时期钧瓷的造型非常丰富,主要包括碗、盘、盆、瓶、炉等器型。不同器型的钧瓷在鉴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器型是否符合当时的审美特点。金元时期社会动荡,文化交流频繁,钧瓷的造型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不同器型的钧瓷,需要了解当时

  • 浅谈嘉庆时期瓷器特点和鉴赏方法

    浅谈嘉庆时期瓷器特点和鉴赏方法从故宫收藏的情况来看,造型以日用瓷数量为多,陈设瓷明显减少,创新造型不多,器物胎体比较厚重,胎质疏松,胎釉结合不紧密,波浪釉、菊皮釉明显;釉面白度变灰,坚硬性减小。康雍乾时期很多名贵品种消失,黄地、黄地粉彩器物增多。一些青花的颜色由青翠变为灰暗,仿、钧、官、哥等五大名窑的釉色虽仍烧造,但质量大不如前,烧造数量与规模也不能与前世相提并论;在装饰方面,吉祥图案增加,其他纹饰题材减少,烧瓷技艺减退,款识趋于简单。清嘉庆红彩云龙盅故宫博物院嘉庆一朝的瓷器,正处于从乾隆制瓷高

  • 明代德化窑白瓷真品图片赏析

    明代德化窑白瓷真品图片赏析德化窑位于今福建德化,是福建沿海地区自古以来海外出口瓷器的重要瓷窑。德化瓷器起始于宋代,明代得到长远发展,以白瓷闻名,是中华瓷器烧造的珍品。宋元时期,德化白瓷釉色洁白,装饰刻花,蓖划纹。到了明代,德化白瓷的烧制技术长足发展,胎质致密坚实,有很好的透光度,釉色为纯白色,如白璧无瑕,釉面光泽感强,泛出莹润柔和的光,透过阳光看,釉中隐隐透出粉色,整体呈乳白色,姑又被称为“猪油白”或是“象牙白”。清代的德化白瓷,釉色白里微微透青,釉质坚硬透亮,生产技术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

  • 浅谈宋定窑白瓷鉴定方法技巧

    浅谈宋定窑白瓷鉴定方法技巧定窑白瓷始于唐代,盛于宋朝,是定窑的著名产出。器沿均具有厚唇,丰肩,平底的特点。定窑白瓷胎色洁白如玉,胎体薄而坚实,胎质细腻,透光性一般,施釉极薄,可以见胎,釉质晶莹剔透,莹润光洁,釉色被形容为象牙白。晚唐时期,定窑白瓷收到邢窑影响,釉色白里泛青,到了北宋时期由于燃料的改变,釉色转为白里带黄,便是所谓的“象牙白”。定窑瓷器生产规模庞大,种类多样,以碗碟等生活用品居多,也生产观赏性瓷器和礼器。造型典雅大方,线条明快流畅,轻巧规整,装饰纹样丰富多彩,是难得的珍品。定窑白釉由

  • 康熙十二花神杯真品图片赏析

    康熙十二花神杯真品图片赏析Lot 5502 禹贡Ⅰ—韶光 十二月令酹花神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令花神杯“大清康熙年制”款D:6.5-6.6cm(12只)估价待询【备注】瑞士玫茵堂等诸家旧藏。一月迎春花备注:1.伦敦Eskenazi旧藏;2.瑞士玫茵堂旧藏。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728-1739。二月杏花备注:1.史蒂芬·琼肯三世(1978年逝)旧藏;2.纽约苏富比,2018年09月18日,编号107;3.北美资深藏家旧藏。三月桃花备注:瑞士玫茵堂旧藏。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728-1739

  • 民国珐琅彩瓷器真品图片赏析

    民国珐琅彩瓷器真品图片赏析珐琅彩,瓷器装饰手法之一,源于画珐琅技法。使用珐琅彩装饰手法的瓷器也常简称为珐琅彩。 珐琅彩是将画珐琅技法移植到瓷胎上的一种釉上彩装饰手法,后人称“古月轩”,国外称“蔷薇彩”。珐琅彩始创于清代康熙晚期,至雍正时,珐琅彩得到进一步发展。珐琅彩瓷器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琅釉则叫珐琅彩。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顶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乾隆时期慢慢转向粉彩,故清宫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同时还有一部分瓷器其釉料

  • 电话直呼

    • 18879871136
    • 在线客服 :
  • 在线咨询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