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收藏网
首页 >> 陶瓷鉴赏 >>陶瓷鉴赏 >> 汝窑的价值--鉴定技巧
详细内容

汝窑的价值--鉴定技巧

汝窑,五大名窑之一,因产于汝州而得名,窑址在今河南省宝丰县大营镇清凉寺村,汝瓷位居宋代“汝、官、哥、钧、定”五大名窑之首,在中国陶瓷史上素有“汝窑为魁”之称。汝窑中华传统制瓷著名工艺之一,中国北宋时期主要代表瓷器。

去年香港爆出艺术新闻:香港苏富比公司拍了一个汝窑洗子,成交价2.94亿港元,艺术市场顿时兴奋,谁买的呢?但是艺术品的高价记录常常是匿名创造!

它为什么叫洗子呢?而不叫盘子呢?因为洗子听着比盘子高级,如今市场,特别喜欢把深一点的盘子称之为洗,称之为洗的话,它就可以归纳到文房中,可以卖的更高一些,而盘子不行,所以深一点的盘子都称之为洗,这是一种命名技巧。

汝窑为什么这么贵呢?

是平白无故就这么贵吗?2012年同样在香港苏富比拍卖过一只-北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成交价两亿零七百八十六万港币,时隔五年(2017年),同样相似的一件,多拍出近三分之一的价钱,大约一吨黄金的价格。

北宋 汝窑天青釉洗

高价的产生一定要有一个原因,它要有一个非常好的社会大背景,历史上这些东西都卖过,也有高价,但为什么动辄上亿,如今瓷器能够上亿,大背景是因为中国整体经济的一个发展,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有人希望浓缩财富,从文物的角度,浓缩财富最好的物体一定是古董。如今“物以知为贵”却显得更为重要,因为我们进入了信息时代,古代人们不知道就可以拿个东西,在对方根本不明白的情况下,蒙着对方可能就卖出去了。而如今不同了,一定要让大家知道它的真正价值所在,汝窑创造记录的三个亿就表明了“物以知为贵”这个道理的存在,从古至今一直在有人宣传这个东西,而且汝窑在历史上就一直很有名。但由于汝窑市场价格的不断飙升,也有不少赝品在古玩市场滥竽充数,浑水摸鱼,即使有些藏友经验丰富,难免也会有看走眼的时候,那么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如何去鉴别汝窑呢?

一:判釉质

蟹爪纹是汝窑瓷器的重要特征之一,同时也是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了。蟹爪纹顾名思义,犹如蟹爪爬过一般,为汝窑瓷器釉面开片的一种,在汝窑瓷器上十分常见。蟹爪纹十分纤细,深入釉面比较浅犹如蜻蜓点水,但又客观存在。汝窑瓷器可以控制这种蟹爪纹的开片形状。很多汝窑瓷器上都有这种类型的纹饰,只是有的表现不明显而已。实物观测中国北京和台北故宫博物院所藏传世汝窑瓷器,蟹爪纹的开片亦是十分明显只是表现的形式不同而已,有的是蟹爪纹饰以细碎开片出现,有的则较为稀疏,但总的来看以细碎开片出现为主。从宏观上看汝窑蟹爪纹是有能力控制开片形式的呈现。从微观上看汝窑瓷器的蟹爪纹并不避讳细微的变化,具体的开片大小和造型并不受控,可以自由地在整个蟹爪纹的范畴之内随意开裂。

二:鉴胎色

汝窑瓷器的重要特点就是香灰胎,顾名思义就是胎色如香燃尽所残留下来灰烬一样。从色彩上看,汝窑瓷器的香灰胎在色彩上通体一色,成功地控制了瓷器胎体色彩常见到的串色和偏色现象,稳定性很强。汝窑瓷器在胎体上的色彩并非是一件器物趋于统一。通过对出土窑址中大量残片实物观测,发现胎色之间差距很小,这显示出了汝窑瓷器极高技术水平,以至于香灰胎体成为了汝窑瓷器的象征。汝窑瓷器之所以能够将色彩固定化到一种,首先,选料上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其选料考究具有一致性;其次,淘洗是精益求精;再者,烧造的温度基本一致胎体受热均匀,只有这样才能烧制出一件件在色彩上近乎一致的香灰胎体。

三:辨底部

汝窑瓷器底部以平底为主,这一点从数量和比例上看均占据绝对统治地位。平底为汝窑瓷器中最主要的底部造型之一。汝窑瓷器平底所涉及的器物造型众多,如碗、盘、洗、樽、盆、瓶等都是以平底为主。从功能上看,汝窑瓷器诸多器皿基本上以实用为主,特别是以餐具和盛器为主,这也就注定了汝窑瓷器主要是以平底为显着特征。另外,芝麻钉痕是汝窑瓷器的表征。芝麻钉顾名思义是一种支钉痕迹。器物底部可见细如芝麻状的支钉痕三、五、七个,六个支钉的很少,痕迹很浅,大小如粟米。

四:开片纹

汝瓷开片堪称一绝,开片的形成,开始时是器物于高温焙烧下产生的一种釉表缺陷,行话叫“崩釉”。汝窑的艺术匠师将这种难以控制的、千变万化的釉病,通过人为地操作转换为一种自然美妙的装饰,而且控制的恰到好处,可谓巧夺天工的绝活。釉面开片较细密,多呈斜裂开片,深浅相互交织叠错,象是银光闪闪的片片鱼鳞,或呈蝉翼纹状,给人以排列有序的层次感。釉中细小沙眼呈鱼子纹、芝麻花和蟹爪纹。并有典型的桔皮釉、冰片釉、茶叶沫,部分柳条纹状的开片是因手拉坯辘轳旋转时,使泥料分子排列结构朝一定方向而形成的现象。


  • 电话直呼

    • 18879871136
    • 在线客服 :
  • 在线咨询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