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府款瓷器年代及其真品图片
内府款瓷器年代及其真品图片
内府瓷是宋代“内府”瓷的一种,最常见于元代磁州窑系的小嘴大肚梅瓶罐上,以梅瓶为最。“内府”用于陶瓷。有人说是宋朝开始的,但没有真实。而且明代的“内府”瓷器更是凤毛麟角。史料只说明代永乐、宣德内府在景德镇烧制瓷器,永宣以后很少提及。
我们的先人很早就大胆地在陶瓷上绘有纹饰了。明清世俗化倾向的纹饰成为陶瓷装饰的主流。今天,解读陶瓷纹饰,可以辅助我们了解历史。以文字作为陶瓷装饰虽不是主流,但几千年来断断续续总会有它的身影。
孔雀绿釉大罐 元代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
元代带着“内府”二字的大罐大瓶很多,这可能直接影响到明初永乐时期。目前看到的元代最精美的带“内府”字样的是英国大维德基金会所藏元孔雀绿“内府”大罐,器形周正,色泽艳丽,只不过此罐多写“供用”两字,“内府供用”比较容易理解,即为皇家内府专用,可其他有“内府”字样的瓶罐就不一定了。
白釉「内府」文字梅瓶 元代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藏元磁州窑白釉“内府”梅瓶,釉胎一般,字体质拙,似不像为皇家专用;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文保所也有两件内府梅瓶,一白一黑,字迹斜写,行草兼备,这两件就更不像皇家专用品了。
白釉「内府」梅瓶 元代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文物保管所藏
古玩行是一个充满传奇的行业。一面铜镜,照一段颠沛岁月;一块美玉,锁一段啼笑姻缘:一张书法,抒一场人生感慨:卜堆瓷片,寄一则奋进箴言;一张条案,诉几多人生无奈;两枚大钱,讲一桩捡漏奇谈。得一只犀角杯,三生有幸;丢一只黄釉盘,错失百万。拍案叫绝,是一段笑谈,挥手抹去,是一曲辛酸。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惊喜与失落,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欢呼与嗟叹。
内府款瓷器维新鉴定交易(ciqi1968 阮老师) 收藏是心灵的满足因为拥有,所以满足;因为满足,所以快乐和幸福。当我们得到并拥有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珍贵艺术品时,我们是很满足的,我想没有几个人是不满足的。拥有带来满足,这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最直接方式。
收藏比权力更容易让人得到真正满足。权力带来恭维式的尊重,很显然,权力者并未得到对方真正的心服和尊重,对方只是为利益迫不得已,甚至对方在心里压根看不起权力者,双方只是一种短暂的交易。
黑釉「内府」梅瓶 元代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出土
带有“内府”字样的元代陶瓷作品不少,粗精兼有,质量悬殊,可见用途一致,但场所不可能完全一致。“内府”一词最早指官名,《周礼》谓天官所属有内府,为府藏诸官之一,负责皇宫内监管珍贵物品;唐朝时的内府外府指唐代符兵制度基本组织折冲府,分为内外;清朝的内府则是内务府的简称。
元 红釉暗刻双凤纹牡丹梅瓶
集中出现的写有“内府”的梅瓶,绝大部分是元代的,明代人仅见永乐几件青花器,可能是元代“内府”的某种延续。由于“内府”一词的历史演变,究竟元代“内府”梅瓶当时的确切指向为何,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仅能推测为元朝各级官府的公用器。
磁州窑婴戏诗文罐 元代首都博物馆藏
首都博物馆有一件元磁州窑诗文罐,肩部绘婴戏,腹部醒目的书写七绝一首:“寻慎(真)误入蓬莱捣(岛),香花(风)不断(动)松花老。採芝何处未归来,白云满地无人扫。至元十八年。”此罐最奇特的是诗的书写方式,由环写仅有一行位置,工匠大胆采用竖写横排方式,产生了极强的装饰效果。诗出自宋代诗人魏野《寻隐者不遇》,超凡脱俗。魏野,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常在山泉林间弹琴赋诗,宋真宗西行汾水时曾召见他,但魏野回避不见,并终生不仕。至元十八年为公元1281年,元朝有两次至元年号,后至元仅存6年,故至元十八年为忽必烈定都北京之后。
黑釉弦纹「葡萄酒」梅瓶 元代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
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馆藏有一元代黑釉弦纹梅瓶,其瓶烧造时倒置,故肩部以上无釉,在无釉处阴刻三个正楷:葡萄酒。字体端庄,力度十足,虽此瓶文字只是功能性文字,但仍具极美的装饰效果。元代酒业发达,就其原料可区分为三大类,即马奶酒,果酒,粮食酒。而果酒中最重要的就是葡萄酒。此瓶为骑马民族特有造型,最为珍贵的是肩上清晰地书写了“葡萄酒”三字,让我们能充分想象元人开怀畅饮的景状。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