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顺治时期青花瓷器如何鉴定真假
清代顺治时期青花瓷器如何鉴定真假
清代顺治一朝(1644-1661年)为清政权初立之际,景德镇制瓷业尚处于恢复阶段,皇室用瓷主要采用“官搭民烧”的方式,“有命则烧,无命则止”,因此官窑与民窑产品往往界限不清。传世品以民窑器为主,署本朝官窑款器物少见,品种仅见青花、五彩、黄釉、霁蓝釉、茄皮紫釉等,大部分顺治官窑器的制作年代为顺治晚期,风格与康熙接近。
清顺治 青花高士出行图瓶(1)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顺治 青花高士出行图瓶(2)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顺治 青花高士出行图瓶(3)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鉴定要点丨胎釉:
胎体坚致厚重,洁白细腻。琢器多细砂底,常见旋痕。面釉常见光泽度低的卵青色,部分琢器面釉较厚,常使淡色青花模糊不清。器物口沿部分多涂施一周酱黄色釉,俗称“酱口”,这是沿续明代以来器口施酱黄釉的特点。
鉴定要点丨青料:
青料以浙料为主,少部分使用珠明料。呈色总体稳定,色调有蓝、黑蓝、灰蓝、翠青等,其中翠青色与康熙青花相近。
鉴定要点丨造型:
造型古朴,品种相对较少。典型的器类有筒式瓶、蒜头瓶、花觚、将军罐、莲子罐、钵式炉、净水碗、笔筒等。署顺治年款的官窑器中多圆器,民窑则以佛前供器为多。整体风格承袭前朝,有明末遗风,亦有本朝新貌。
鉴定要点丨纹饰:
常见纹饰有云龙、瑞兽、山水、花鸟、雉鸡牡丹、洞石花卉、缠枝或折枝花卉、博古图、人物故事等。明代晚期富有民间生活气息的绘画题材已逐渐消失,代之以粗犷豪放的怪石花卉与工丽潇洒的人物故事,呈现了典型的时代风格。
鉴定要点丨款识:
官窑款有“大清顺治年制”楷书款,比较少见;干支纪年款有楷书隶书、篆书;堂名款“玉堂佳器”最为常见,其它还有“德馨堂制”、“芝兰斋制”等;仿前朝款者有仿成化、仿嘉靖等。
参考资料:
[1]耿宝昌著:《明清瓷器鉴定》,紫禁城出版社·两木出版社,1993年。
清顺治 青花人物故事图花觚(1)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顺治 青花人物故事图花觚(2)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顺治 青花人物故事图花觚(3)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清顺治 青花人物故事图花觚 外底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