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代青花瓷器真品特征和鉴定技巧(康雍乾都有)一丶首先咱们从顺治开始了解,总体来说到了顺治的青花瓷色彩开始逐渐丰富,逐渐出现龙带阴阳面的层次变化 顺治的青花主要有两点:
2.上等浙料:主要特征,清脆艳丽,甚至比康熙的青花还要美丽,但是分层不及康熙。康熙的青花有五层五色,而顺治的上等浙料一般为2-3层,用放大镜看青花的右下角便可得知! 主要用于日用品,碗盆缸等,所以它的价格会比土青高一些! 顺治的青花瓷沿口多聚致海水纹,多酱色!底足大多数没有釉,底足微微往里凹。和明代的又截然不同,明代底足基本是往外突。 二丶康熙青花 1.康熙时期由于原料不同,工匠的技术也有所提高,康熙的青花呈色以脆亮为主,以蓝色吸引人(翠毛蓝),底足圆润,足底较深,足墙往外微微的敞, 2.墨分五色,这里刚刚顺治也有讲到。 3.胎土重,釉面显得非常坚硬,有紧皮亮釉之说。 康熙的青花瓷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寄托款,在早期的康熙瓷器中实际上很少落款,康熙皇帝认为带款的瓷器碎了不吉利,所以很多康熙的瓷器都用的明代寄托款,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明成化年制的等。 三丶雍正青花 雍正的青花瓷继承了康熙的风格,瓷器整体的画面严肃工整,慢慢区与呆板的形式,
四丶乾隆青花 1.乾隆时期的青花呈色相比雍正更加的稳定,浓厚,鲜亮! 2.釉色方面,有青白釉和粉白釉两种,青白釉略多于粉白釉,整体的釉色白中泛着浅浅的青,细小的气泡,釉面光滑莹润。 3.胎质相对粗糙,当然这是和雍正、康熙的青花相比较,胎质没有康熙青花坚硬、致密,也没有雍正青花均匀、细腻,这应该不是瓷工水平不行,而是原材料不行。 五丶嘉靖青花 嘉庆时期的青花瓷逐渐走下坡路,器型基本与乾隆相同,但工艺粗松,造型厚重,釉稀薄而发灰,开始泛青。 六丶道光,咸丰,同治 青花 这三个时期的青花瓷可以说是大同小异,整体来说青花瓷的发色漂浮,胎质粗松,釉稀薄,胎釉结合也不是特别的紧密,纹饰以吉祥图案为主。 七丶光绪青花 到了光绪时期的青花又见起色,仿康熙的水平很高,但是胎质还是较轻,白釉较稀薄而发涩,颜色也漂浮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