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收藏网
首页 >> 陶瓷鉴赏 >> 大明宣德炉款识特点 真假如何鉴定?
详细内容

大明宣德炉款识特点 真假如何鉴定?

大明宣德炉款识特点 真假如何鉴定?

明代吕震编撰《宣德鼎彝谱》《宣德彝器图谱》。书中说,宣德三年(1428年)初,宣宗朱瞻基接受泰国王刺迦霭进贡的数万斤精炼铜,俗称“风磨铜”。宣宗为改善郊坛,太庙以及内廷陈设的鼎彝祭器,于三月初下旨工部和礼部官员铸造鼎彝。礼部尚书吕震会同各臣尊旨从《宣和博古图录》《考古图》收录的夏、商、周三代青铜器及内府密藏的宋代汝官哥钧定诸窑名瓷中。选取样式典雅的117种为摹本,铸造供祭祀用礼器和陈设器。宣宗在看过臣僚呈递的所有图样和样品后谕旨,使用暹罗国晋献的风磨铜铸造宗庙祭祀所用鼎彝和内府日常炉具。

宣德炉,为明朝宣德年间创制的焚香之炉,通常用于陵墓、寺庙及权势之家烧香、拜佛、祭祖神。明朝300年间,制作了不可胜数的器物,可称上乘之作。宣德炉作为其中的一种,可谓前无所师法,后无能为继,不愧为天地间一精美绝伦的古董,是我国古代工匠智慧和艺术的结晶。?

宣德炉的特点,

第一,真炉色泽蕴藏于内,映出黯淡奇光,灿烂自然、柔和;而伪者照于外表,非自然生成。

第二,真假宣德炉不管是圆形还是方型,也不管是陶耳,还是桥耳、半环耳,相同型者,轻浮者为假,浑厚古朴者为真。

第三,真宣德炉的款识有一、二、四、六字款,如“宣”、“宣德”、“宣德年制”或“大明宣德年制”楷书款,结构严谨,字体规整;而假宣德炉一般为“大明宣德年制”的六款,随意书者为多,字体不规整。

第四,鎏金或散鎏金宣德炉真者,金水很厚,呈黄中闪白色;假者,金水薄,不均匀,显轻浮。

第五,是炼次繁,一般炉料要经四炼,而宣德炉要经十二炼,因此炉质会更加纯细,如婴儿肤。

宣德炉的铜质 一个好的宣德炉,首先铜质要好,其次型制要入谱,皮色要漂亮,款识要精细。

看宣德炉从铜质入手。材质最能说明新老。明代的炉子口薄、底薄,无须加重,但是压手,就是因为铜质好,铜的精炼程度很高。普通的铜经过四炼即可呈现出珠光宝色,而宣炉所用的铜,最精者十二炼,最劣者也有六炼。炼的次数越多,杂质去得越多。 皮壳包浆可以作伪,但是铜胎换不了。所以看炉子先看足底的铜质。

宣德炉的皮色 古人讲宣德炉最妙妙在皮色也:“宣炉最妙在色,其色内融,从黯淡中发奇光,正如好女子,肌肤柔腻可掐”;“宣炉之妙,在宝色内涵,珠光外现,澹澹穆穆,而玉毫金粟隐跃于肤里之间,若以冰消之晨,夜光晶莹映彻,迥非他物可以比方也”。由于用料和制作工艺等多方面的因素,宣炉的颜色具有极为特殊的古朴大雅的韵味,这也是其能成为炉中极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宣德炉不仅色质典雅,皮色的种类也十分丰富,有水白色、藏经纸色、茄子色蜡茶色、朱砂斑、栗壳色、琥珀色、甘蔗红色、桑椹红色、猪肝色、石榴皮色等等。

宣德炉款识字体包括楷书、篆书、仿宋、隶书、上古书体,工艺分为铸、铸后修磨、刻等。款识分类如下:序号名称凡例

1 宣炉款宣德年制、大明宣德年制

2 纪年款宣德年制、崇祯年制、正德年制、乾隆年制

3 名称、姓氏款胡文明制、石叟、壬午年子俊制、朱三立印、许氏家藏

4 斋堂款一善堂制、深柳书堂、月友琴居、袖云居、玩竹斋、乾清宫

5 文、词款山高水长、晨兴半柱茗香、风光霁月并置

6 其他款宣、宝、仁等单字款;双龙、太极、花等图形款 不同宣德炉的款式,用途不同,以示尊卑,在几百年的时间中这些宣炉逐渐散佚流失了,目前我们看到的大多是明清代的仿品。清中期以前的是比较好的。

另外炉底落款不同也有争论,更有误导,其中,宣德期间炉的落款,宣德中的“德”字,心上有一横为真品,后来模仿的都去掉一横,是因避讳年号,怕触犯皇威,被灭族 明清宣炉对照:

明代:扁宽、壁薄、压手、铜质精良,耳孔多扁圆如豆,多楷书和篆书款,无仿宋体款。

清代:丰满偏高,口厚腹壁薄,铜质不如明代精,耳孔多半圆如洞,款识仿宋体渐多,楷篆书并存。


  • 电话直呼

    • 18879871136
    • 在线客服 :
  • 在线咨询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