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霁蓝釉瓷器常见的几种鉴定方法 你读懂了吗?霁蓝釉瓷器常见的几种鉴定方法 你读懂了吗? 霁蓝釉始创于元代,一直延烧到现代。明代早中期霁蓝釉主要用于官家祭祀器和陈设器,属于数量少于其它釉种的高档釉种。优质霁蓝釉,是回青料中提炼出最好的(一般称作佛头青,蓝中泛紫),自然被官窑垄断。明代中晚期出现了民窑烧造一些质量差的国产钴料霁蓝釉瓷。万历中期以后至崇祯明末,尚未发现有官窑烧造的霁蓝釉瓷器。清代官窑和民窑继续烧造霁蓝釉瓷器,可是由于钴料不同蓝釉发色已非明代早中期苏料和回青料那种靓丽呈色。光哥曾与业界多位教授实践探讨过关于祭蓝釉鉴定中的问题,特作此文,下面光哥分享几点自身常用的一些鉴定技巧。 清乾隆 祭蓝釉大天球瓶 1:钴料 为何霁蓝釉瓷器可以呈现出类似于蓝宝石般的明亮澄净?不仅是因为霁蓝釉所采用的着色剂是铜,釉料也并不单纯。在釉料中加入了一部分钴料,充分发挥了色剂的作用,所以成色更明快。这种原料烧出来的霁蓝釉瓷器通体覆盖玻璃般的光润质感,如雨后晴空般通透明丽,因而得名“蓝宝石釉”,后转为“霁益釉”之称。 2:釉色 明万历中期以后,由于官窑库存回青料几乎枯竭,所以青花瓷和蓝釉瓷款识就用浙料和石子青等国产钴料书写。很多霁蓝釉瓷器施釉肥厚,所用钴料甚多,且是明显的回青料发色和质感,而青花款识却是浙料,尽管当时官窑也是不惜成本要烧造精美霁蓝釉瓷器的,但在不醒目的底足部位书写款识还是使用了原料充足、价格便宜的国产钴料,足见当时回青料之稀缺金贵。霁蓝釉瓷器鉴定交易 188 7987 1136 景德镇阮先生同V信。 3:胎底 现代仿品主要出于景德镇,有用煤气窑烧的,也有用柴窑烧的。鉴定时只要把握造型胎釉特征,自可识别真伪。如盘底真品虽看去粗糙,但用手摸时,却感到平滑,新仿者或过于细洁,或过于粗糙,均未仿到真品原有的神韵。蓝釉真品釉色深沉,后仿者多偏蓝色,过于轻浮。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首推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因为真品稀缺,明代霁蓝釉由此也成为各大收藏家追捧,青睐对对象。明代霁蓝釉不仅是令人神往的一个瓷器品种,更是在藏市高度受到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现代新仿烧制天蓝釉并非难事,要注意当代高仿作品的出现。这期就为大家分析到这里,感觉写的详细请继续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