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康熙黄地珐琅彩福寿纹碗真品图片赏析康熙皇帝深喜西洋珐琅彩,并立意要中国的能工巧匠烧造出同等佳妙的珐琅彩器物,而此碗所见的釉上珐琅彩,可谓康熙末年各色新彩料的集大成者。康熙对西洋珐琅彩器物青睐有加,并想方设法令国内作品与之比肩,就此文献著述颇丰。譬如,当时京城宫内设立了多个作坊,珐琅作便是其中之一。为了让上乘珐琅彩器物像西洋作品般五彩缤纷,康熙征集了一批外国的耶稣会传教士,例如康熙三十五年(公元1696年)受命督办清宫玻璃厂的便是德国人纪瑞安(Kilian Stumpf)。经过宫廷作坊的多方尝试,康熙末年涌现了大批新的珐琅彩料,以供装潢陶瓷之用。江西景德镇的白釉素胎从南方运抵京城,必须经皇上御览和钦准后,方可交由相关的作坊添绘纹饰。 珐琅彩瓷是清代唯一在皇帝直 接授意下创烧的,其艺术风格调节皇室富贵华丽的装潢需求,较之于当时流行的斗彩、五彩瓷更具魅力。它一经问世就秘藏于皇宫内苑,专供皇室赏用。珐琅彩瓷器全部采用景德镇御窑厂烧制的精选细胎白瓷,运京后再由造办处珐琅作画师遵照御旨画彩,经炉火低温烘烤而成。由于康熙时期珐琅料依赖于进口,故造价较昂贵,珐琅器的生产数量十分有限。此碗属康熙珐琅彩瓷中的精品,造型端庄,画工严谨,色彩艳丽,制作技艺已十分成熟。 规格:口径:16.4cm底径:6.6cm高:8.2cm 碗敞口,口沿下轮廓线缓收,腹部微丰,圈足。此碗的花卉细腻传神,足见画师对各种花瓣的质感与多寡观察入微。碗内素黑釉无纹饰。碗外以黄彩为地,其上以粉、蓝、绿、紫、藕荷等色彩绘8朵盛开的牡丹花。碗底黑料彩方框内楷书“康熙御制”双行四字印章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