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山八友收藏网
首页 >> 陶瓷鉴赏 >>陶瓷鉴赏 >> 陶瓷艺术中“浅绛彩”和“新粉彩”的区别是什么
详细内容

陶瓷艺术中“浅绛彩”和“新粉彩”的区别是什么

咸丰五年(1855)太平军攻下景德镇后,在景德镇前后长达7年之久,原御窑厂的画师们虽然躲过杀身之祸,却不得不面对生计困难,于是在战火暂时平息后,仍旧以画瓷为生。青花、粉彩费工费料,而且因战乱这些材料都十分紧缺,此时他们只好选择成本较低又省时省料的彩料,倚仗着自己的绘画技巧去打开市场的仿浅降法彩瓷。这类瓷器以一些生活用粗瓷(碗盘之类)画上几笔浅绛彩,署上自己的名字,价优就卖出。于是,在这种背景下,“浅绛彩”成为了一种创新的彩绘技法。其中也不乏精彩之作,代表性艺人为安徽黟(yi)县人氏程门。

程门浅绛彩山水瓷板

程门尚有位数不多的浅绛彩瓷作品传世,目前发现程门最早有纪年的浅绛彩瓷有两个观点。

(一)清咸丰五年(1855)。著名考古学家刘新园在《景德镇近代陶人录》中记述:“笔者所见有纪年题记得浅绛彩瓷,以安徽黟(yi)县文物管理所收藏的一件白瓷花耳扁壶为最早……扁壶两面绘有程门和程门之子程荣的浅绛彩山水、人物。程门绘山水的一面自题写于‘乙卯’,印证民国十三年木刻本《黟县四志 人物志 程门传》所述之‘咸(丰)同(治)时名噪大江南北’的记载。笔者认为乙卯为清咸丰五年,即是程门一八五五年的作品。该器为笔者所见最早的一件有绝对纪年的浅绛彩瓷。”

近年来有学者熊中荣对此提出质疑,认为上述“乙卯”应该是“己卯”,因为程门出生于1834年,1855年才21岁,就算他成家育子再早,也不可能在21岁的时候和自己的儿子在同一个器物上作画。根据另一学者李俨考证,其掌握程门有纪年四季山水瓷板一套,上有题记“……雪笠写,时年五十有六……丁丑(1877)仲春月”。照此推算,程门生于道光二年(1822),咸丰五年(1855)程门应该是33岁。

程门浅绛彩四季山水瓷板

(二)所以另一说法为同治四年(1865)。“程门的传世作品,现存最早的为同治四年,时程门为43岁;最晚的则是光绪十五年,时程门67岁(以上均为瓷板画)……此后即光绪二十四年,仅发现程门《柳塘春荫》绢本团扇一件,时程门76岁。”

光绪二十四年(1898)的资产阶级“维新变法”尽管没有实现政治改良、却也加速了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这种改良主义思潮对景德镇陶瓷业的影响,以陶瓷彩绘革新最为显著,在闭塞保守的景德镇兴起了张扬个性的文人画派。而文人画派另一先驱以安徽黟(yi)县人氏程门为代表,创立于咸丰同治时期的“浅绛彩”这一新的彩绘种类,在这一时期已蔚然成风。不仅民间出现一批“浅绛彩”艺人,就连御窑厂的不少画师也加入“浅绛彩”文人画派的行列,比如御窑厂的画师金品卿、王烧维便是这一时期“浅绛彩”文人画派的代表人物,尚有为数不多的遗存作品传世。

王少维浅绛彩寿星描金云耳瓶

光绪中后期又出现了一批外来画家及艺人聚集景德镇投身陶瓷美术,有曾在杭州小有名气的以绘制团扇折扇为业的婺源人氏汪晓棠,有鄱阳著名画家潘匋宇,有来自四川耳朵石刻名手周小松和以捏面人著称的王琦等,他们选择了比“浅绛彩”色域更宽、表现力更强的粉彩工艺来创作瓷画,而且很快就掌握了粉彩的画填技艺,成功地改良了传统的粉彩瓷面貌,创立了以诗书画印为一体的新粉彩样式。

潘匋宇春郊放牧粉彩瓶

这些文人画派艺人,在瓷器上追求中国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和章法,张扬作者创作思想和艺术个性,一反清宫廷御瓷纹饰的繁缛和奢华,更有别于景德镇传统“红店”工匠(红店为完成瓷器之工场……镇中居民,但使粗谙彩绘,购入白胎,数十元即可工作,红店内瓷器彩绘各有分工,有乳料工、画工、填工、写字写款等,专门代客加工画瓷)。而这些文人画派艺人,则是在瓷器上创作自己的绘画作品,书画敷彩均亲力亲为,体现各自风格,他们所画的瓷器不再是纯工业制品或是手工艺品了,而是具有绘画艺术意味的美术瓷,也为日后景德镇蓬勃发展的美术瓷奠定了基础。


  • 电话直呼

    • 18879871136
    • 在线客服 :
  • 在线咨询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