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磁州窑鉴定的几大特点 收藏价格磁州窑是中国传统制瓷业的珍品,中国古代北方最大的民窑体系之一,是著名的民间瓷窑,古代有有"南有景德,北有彭城"之说。磁州窑创烧于北宋中期,并达到鼎盛时代,南宋、元明清仍有延续。窑址位置在今河北省邯郸市峰峰矿区的彭城镇和磁县的观台镇一带,磁县宋代叫磁州,故名为磁州窑。 北宋 磁州窑白釉剔缠枝牡丹纹梅瓶 磁州窑瓷器的特征是以当地的大青土为原料制作器物的胎体,然后在白度不高的胎体上先施一层白色的化妆土,达到‘粗瓷细作’的效果,并且在白色化妆土上运用划花、刻花、剔花、印塑、绘画、彩釉等多种多样的技法来装饰瓷器。特别是磁州窑的工匠将传统的中国绘画技法直接用于瓷画,创造了磁州窑的装饰精品———白地黑花,呈现出黑白的对比、强烈反差的艺术效果,并以极为自由、潇洒、粗犷的画风来表现当时社会的民风、民俗,为百姓所喜闻乐见,从而形成了磁州窑独具民族特色的装饰手法和风格。 而且磁州窑瓷器时代集中在辽、金、元这几个大的历史时期,其中以辽、元两个朝代的瓷器最为丰富,精品也最多。由于辽、元两朝的本土与政治中心是在内蒙古地区,保存完好的城址与墓葬为这些瓷器提供了很好的埋藏环境。由于这些瓷器绝大多数是从中原作为商品或贡品输入到蒙古草原地区的,因此,中原磁州窑系的产品在北方草原各地区都有发现,品类较多。 磁州窑黑釉油滴盌 磁州窑瓷器的主要特点: 中国北方草原地带出土磁州窑瓷器,在辽金元不同时期从出土数量、器型以及装饰技法上看都有不同的特点。 一、辽代的磁州窑瓷器相对较少,大众化的生活用品不多,以罐、瓶类为主,装饰手法主要是剔、划花,有少量的填彩器。 辽 磁州窑白釉云纹罐 二、金代器类增多,筒形罐、鼓腹罐、三系罐、四系罐,牛腿瓶、盆、碗、盘、碟类器大量出现,装饰技法多样化,除了传统的剔、划、画技法外,还大量出现了结晶釉、窑变、点彩、书写诗文名句、红绿彩绘等装饰技法。 金 磁州窑黑釉剔花玉壶春瓶 三、元代磁州窑系产品占到中国北方草原地带所有瓷器的半数以上,无论从种类还是数量上都超过了辽金时期。从各个地区发现的元代磁州窑系的产品来看,内蒙古东部区、元上都、中部区、西部区出土的磁州窑系产品都有着自己的特点。 元 磁州窑白地黑花龙凤纹罐 近20年来,由于一个新的收藏热时代的到来,磁州窑瓷枕尤其是宋金元时代生产的瓷枕作品,由于其在造型、釉色、纹饰以及强烈的文化艺术内涵及经济价值等原因,仿制生产的规模越来越大。在磁州窑的故乡——彭城,出现了多家仿古瓷作坊,许多磁州窑瓷枕的现代仿制品达到很高的水平,部分仿制品几可乱真。因此,在对仿品防不胜防的情况下,对彭城磁州窑瓷枕作品的鉴定与辨伪就显得尤为重要起来。根据多年来的实践经验,鉴定与辨别磁州窑瓷枕作品之真伪可从工艺技法、加工方法、制作工序等以下几个方面的鉴别要素入手。 北宋(960-1127) 磁州窑白釉黑彩划花牡丹纹瓶 北宋(960-1127) 磁州窑白釉黑彩划花牡丹纹瓶 底部 一。从瓷胎质地看真伪。 从陶瓷材料学观察,古代磁州窑枕的质地多呈现胎体疏松,而釉面融化很好,属于釉熟而胎不熟的状态。其原因一是泥料加工的原因;二是烧成制度不同造成的。现代仿品使用的泥料在粗细方面与过去有差别。细究起来,就是坯体原料的分子排列不同。因此二者之间的泥料的可塑性性能有了改变。宋金元时代使用的原料以大青土为主,坯料与现代仿品用料似乎无大区别。但是古代与现代的原料加工手段却不同。过去是采用驴拉耙耙泥,大青土泥浆经过泥槽流动达到粗细的筛选目的。又经过长期的沉浮处理,达到最好的泥性。现在使用的是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加工,快入磨,快粉碎,快练泥,然后再使用真空练泥机,整个加工周期加快了。而且由于使用球磨研磨,其中又混入不少的其他成分。 金 磁州窑白地铁绘草叶纹梅瓶 二。从造型的特点看真伪。 金 磁州窑白地铁绘草叶纹梅瓶 底部 古代磁州窑瓷方形枕或圆形枕的制作均采用了托坯方法。即将泥料打成泥饼,用素烧模具进行托坯,然后进行粘接。现在有些仿品,有的在仿制时使用注浆工艺注浆工艺。留下浆胎印迹,与手工托坯制胎完全不同,留下的痕迹很明显,很容易辨认出是仿品。。 古代瓷枕的造型设计,立意简洁明快,作品的各部分结构比例合理、自然,看起来让人很舒服。有的作品上留下手工痕迹,如刮削痕迹被自然保留下来。仿品作品多少棱角,而呈圆角,有明显过度修饰的外观。过去瓷枕的修坯使用了竹刀,一次性刮削,保留下刮削后的自然的痕迹。粗旷、原始的美感,留有较多的手工制作痕迹。现代仿品一般都缺乏此类痕迹。有的仿品留下了或重量过重,或个部位比例失调,或枕面塌陷等毛病。 磁州窑璎珞梅瓶 三。釉色的差别。 宋金时代的釉层很厚润、玻璃感很强。有的如冰似玉的感觉。釉面有经历年代的细密的开片裂纹。现代仿品没有此种特征。在瓷枕所用釉料的加工方面,现在使用机械处理,过去则使用石质大碾磨釉。另外,磁州窑透明釉的釉料配方似乎与现代的纯碎的透明釉-氺冶釉不同。过去很可能在天然氺冶釉中添加有少量的灰分,故能够形成透明釉色的厚润感。磁州窑的白化妆土,过去使用的纯度较高,因此烧成后很白、很亮。现在使用的白化妆土虽然延续了清至民国时原料矿,但由于取材位置与地层的变化,白土中的含铁、钛等杂质成分有了变化。这样就给仿古瓷的外观带来一定影响,如釉色缺乏滋润感,化妆土的白度缺乏暖调等。 金/元 磁州窑黑剔花大罐 四。古今纹样绘画出现的差距。 宋时磁州窑瓷枕多为刻划花或剔花装饰。金磁州窑枕多为釉下黑彩装饰。到了元、明时期,则以高温釉上黑彩彩绘为主。瓷枕的纹样也多呈现赭彩或褐彩。这是磁州窑瓷枕鉴定的要点之一。另外,古代磁州窑枕纹样的绘画,手法比较流畅,一气呵成。因此纹样潇洒、瑰丽。形象生动、活泼,情趣。而后世仿品瓷枕绘画手法比较呆板,对绘画形象把握不准确。如磁州窑婴戏纹枕上的儿童形象。古代枕绘画用笔很流畅,依靠线条的不同粗细,表现人物的面部结构,简单几笔就烘托出人物的神态,充满情趣。而现代仿品画得比较生硬,有的尽管画得很仔细,做了过多加工。但人物形象呆板,对动作的描绘没有抓住主要特征。尤其是手的表现,面部表情的表现。现代仿品中的儿童形象多有眼无珠,显得很粗率,缺乏神采。(参照真品与赝品儿童纹枕照片)包括磁州窑动物纹样枕,新旧作品在绘画方面的差距还很大的。(参照真品与赝品虎纹枕照片) 金 磁州窑虎形枕 五。古今烧成特点。 古代窑炉烧成需要长达几天的周期,产品在高温窑炉中长时间的充分的火工揉炼。古代烧成温度略低,火工烧成方法留下的痕迹,形成了磁州窑瓷枕釉熟胎不熟现象。古代磁州窑瓷枕一般胎质疏松,不致密。质地密度小,比重小。产品成品率比较低,有的产品时出现火刺、烟熏、粘疤等。与此相反,现代仿品瓷枕一般呈现过度烧结,釉薄而瓷胎过度收缩,比重较大。有很沉的重量感。仿品使用现代液化气梭式窑烧成。烧成时间仅为十几个小时。快烧快出炉,缺乏在窑火中经久磨练的时间。釉色很寡淡,不厚润。看起来表面总是有一层浮光与贼光。另外,液化气一种洁净的能源,燃烧时,它起火猛,火力大,烧成时间也十分快捷。由于其所含的化学成分与古代烧成使用的薪柴、煤炭中成分不一。自然也会留下现不同的产品外观。这些现象都可作为鉴定磁州窑枕真假的依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