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康熙时期瓷器成交价格及拍卖成交记录

清康熙时期瓷器成交价格及拍卖成交记录

Lot 922

清康熙 豇⾖红釉镗锣洗

款识:「⼤清康熙年制」六字三⾏楷书款

D:11.8cm

估价:RMB 500,000-800,000

镗锣洗为康熙朝新创的⽂房名品,传世品⻅有豇⾖红釉、天蓝釉品种,其中以豇⾖红釉最为著名。拍品敛口,扁圆腹,器形规整,外壁满施豇⾖红釉,釉⾯莹润,耐⼈寻味。

豇⾖红为康熙红釉中最名贵的品种,因釉⾊似豇⾖⽽得名。由于所施铜红釉敏感易变,经常呈现不同的釉⾯变化,按⾊泽深浅及斑块⼤⼩不同,有“⼤红袍”、“美⼈醉”、“娃娃⾯”、“桃花⽚”等不同美誉。《饮流斋说瓷》中称“美⼈霁佳处在于淡红中显鲜红⾊与茶褐⾊之点,背光则显绿⾊”,仅限于太⽩尊、菊瓣瓶、柳叶瓶、莱菔尊、蟠螭瓶、印泥盒、镗锣洗、苹果尊等⼩件器物,以⽂房⽤具为主。豇⾖红釉烧造难度很⼤,专供宫廷御⽤,因此极为珍稀。此镗锣洗⽆论从造型、品相、发⾊均堪称同类器形中的上品。康熙朝豇⾖红制器,常为⼋件⼀套,为皇帝御制⽂房⽤品。若⾊美者成套陈设,颇感震撼,其地位之⾼不亚于同时期诞⽣的珐琅彩器。历代御窑制器中,惟豇⾖红者品相悬殊,且民国时期⼤量仿制。可⻅其深受皇帝推宠,历史地位⾮同凡响。

Lot 923

清康熙 素三彩折枝瑞果暗刻云⻰纹盘

款识:「⼤清康熙年制」六字双⾏楷书款

D:25cm

出版:《陶磁⼤系46卷——清の官窑》,平凡社,1974年,⻚89,编号14。

展览:京都国⽴博物馆,昭和45年(1970年)9⽉30⽇⾄昭和48年(1973年)6⽉30⽇,编号G-2377号。

来源:细川家族旧藏。

估价:RMB 1,200,000-1,800,000

拍品撇口,浅弧腹,平底,⼤圈⾜,胎质坚硬细腻,器内外均施⽩釉,釉质光洁。盘内壁和外壁均暗刻云⻰纹,⻰纹穿于云纹之间,凌空⽽起,张⽛舞⽖,神态凶猛,其鳞⽚颗粒可⻅,刻划⼗分细腻,并于外壁底端暗刻变形莲瓣纹⼀周作为边饰。底以⻘花书“⼤清康熙年制”六字双⾏楷书款。暗刻纹饰之上则饰素三彩折枝瑞果纹,以绿、⻩、紫、墨等⾊绘制⽽成。内壁为折枝⽯榴、⾹橼、寿桃纹,枝叶缠连,果实丰硕饱满,⽯榴露出粒粒果籽,寓意多⼦,桃实寓意多寿,⾹橼谐⾳“元”,与其它两种果实构成“连中三元”之意。科举考试中乡试、会试、殿试三个级别考试的第⼀名分别为解元、会元、状元,“连中三元”是称颂考⽣成绩优异的吉语,在明清时极受⻘睐。康熙朝⼤兴⽂治,求贤若渴。此“连中三元”盘亦是康熙朝开科拔⼠、偃武修⽂的体现。康熙时期瓷器鉴定评估咨询下方图片。

著录:《陶磁⼤系46卷——清の官窑》,平凡社,1974年,⻚89,编号14。

参阅:清康熙 素三彩折枝瑞果暗刻云⻰纹盘 上海博物馆藏。

Lot 924

清康熙 ⽩釉模印团螭纹太⽩尊

款识:「⼤清康熙年制」六字三⾏楷书款

D:13cm

出版:

1.《中国陶瓷——寇格尔收藏》,J.艾尔斯,伦敦和纽约,1985年,编号139。

2.《⻢钱特⽗⼦艺术品展卖图录》,伦敦,2005年9⽉30⽇。

3.《紫禁城的记忆——图说清宫瓷器档案·⽂房卷》,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46-47,图19。

4.《⻛⾬游艺录》,中华书局,2022年,图18。

展览:杰克逊维尔艺术博物馆,1973年。

记录:伦敦苏富⽐,2012年5⽉16⽇,编号171。

来源:Koger旧藏。

估价:RMB 2,600,000-3,000,000

太⽩尊为康熙朝新创的⽂房名品,因造型酷似李⽩饮酒之尊⽽得名,传世品⻅有豇⾖红釉、⽩釉品种。本品侈口⼩巧,外翻如唇,短颈溜肩,⿎腹呈半球形,腹部模印三团螭⻰暗纹,⻰纹清晰。底部浅圈⾜修整圆润,胎质润⽩坚致,以⻘花书“⼤清康熙年制”六字三⾏楷书款,其款字笔笔有神,顿挫皆⻅章法。线条细腻流畅,⼩巧可爱,秀美怡⼈,素雅润洁,观之令⼈犹觉淡恬⽂静,赏⼼悦目,不忍释⼿。整器神韵独到,皆为后世摹仿所不及,细细把玩,令⼈寻味不已,是为⽂房清玩之隽品。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收起

取消
  • 首页
  • 鉴赏交流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