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窑瓷器价格及真品图片

玩收藏,一个重要的乐趣就是捡漏。所谓捡漏,就是以较低的价格买到高等级的东西。虽然现在大家都说市场上已经无漏可捡了,但对于老行家和知识面特别广的藏家来说,还是有漏可捡的。比如市场上一些冷门的东西,如琉璃,漆器一类的,基本上没人收藏,所以如果出现在市场上,基本上也就无人要。这没人要的东西,卖家几个回合下来心里就发憷了,很有可能有人给价就走了。所以,玩收藏,第一要专一,专业的收集和研究某一类器物。遇到了你自然就比其他人专业,敢于下手。第二要博学,只有各种艺术收藏品的知识都懂,经常以各种艺术品鉴赏知识为消遣,久而久之,就成了杂家,啥都懂一点,看到某种无人认识的东西,你说不定就想起在哪本书上哪篇文章里见过,灵机一闪,漏就被你捡到了。暂且先不聊天,请各位大行看看最近香港佳士得拍卖的部分龙泉窑瓷器价格及真品图片(成交价均含佣金):

▲拍品 3001 元 龙泉青釉敛口碗 成交价:43.75万 港币

▲拍品 3002 明洪武 龙泉青釉划花栀子紋玉壶春瓶 成交价:210万 港币

▲拍品 3003 明洪武 龙泉青釉缠枝莲纹杯托 成交价:40万 港币

▲拍品 3006 明洪武 龙泉青釉棱菱花式大盘 成交价:486万 港币

▲拍品 3007 元 龙泉青釉贴花双龙戏珠纹折沿大盘 成交价:62.5万 港币

▲拍品 3008 明永乐 龙泉青釉大盘 成交价:606万 港币

以上就是整理出来龙泉窑瓷器价格成交记录,下面浅谈几点关于龙泉窑知识。明初的龙泉窑,号称处州官窑,特别是永乐宣德时期,这时候由于确实是官窑性质的窑口,器型特别精致,采用了印花浮雕等工业,器型硕大。但明初龙泉已经烧不出南宋时期那种粉青釉了,梅子青更不要说,想都别想。一般此时的龙泉窑以造型取胜,釉色多为艾色,又类似于唐五代时期越窑,不能不说其技术是严重退步的。很有可能也跟当时配南宋粉青釉的原料烧制二百年后使用殆尽有关。

明初之后的龙泉窑,处州官窑停烧,朝廷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到了景德镇,“化治之后”日渐粗糙,也就是说成化弘治之后的龙泉窑已经越来越差了,最后只能烧点日常生活用瓷附近销售。这个根本原因在于洪武海禁,片帆不可下海, 对外贸易的大门被堵住,皇室又改用青花五彩瓷器,质量下降的根本原因在于购买力贫乏,走入了低价低质的怪圈而不可拔出。最后到了清初康熙前后就彻底玩完了。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收起

取消
  • 首页
  • 鉴赏交流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