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民国浅绛彩瓷器瓷板画如何鉴定真假 ?
晚清民国浅绛彩瓷器瓷板画如何鉴定真假 ?
浅绛彩瓷是清末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从同治、光绪到民国初约50年之间,将中国书画艺术的"三绝"--诗、书、画,在瓷器上表现,使瓷画与传统中国画结合,创造出瓷画的全新面貌。"浅绛"原是借用中国画的概念,指以水墨勾画轮廓并略加皴擦,以淡赭、花青为主渲染而成的山水画,起源于元代。其画家代表人物为黄公望。而浅绛彩瓷中的"浅绛",系特指晚清至民国初流行的一种以浓淡相间的黑色釉上彩料,在瓷胎上绘出花纹,再染以淡赭和水绿、草绿、淡蓝及紫色等,经低温(650-700℃)烧成的一种特有的低温彩釉。
名家浅绛彩瓷器作品鉴定方法技巧
一
正确理解“浅绛彩瓷”概念,清楚其涵盖的范围。
由于近年浅绛彩瓷在拍卖市场上价格不断上涨,使得一些人随意扩大浅绛彩瓷的范围,将一些其他类彩瓷作为浅绛彩瓷收藏。
比如浅绛彩瓷盛行于清同治、光绪年间和民国初年,衰落于民国二三十年代。其间在民国以后由于彩料的改变即出现了浅绛向民国水彩、粉彩的过渡。
往往一些人将这种过渡期的作品甚至民国以后的水彩山水画面的瓷器充作浅绛彩瓷在拍卖等市场上兜售,以求获利。
二
如同鉴别纸绢书画一样,熟悉诸多的浅绛彩瓷画师的绘画风格、题款字体、结构、下笔习惯等绘画、书法特点以及印章款识特色和用章习惯。这是现代作伪者的粗制滥造所无法仿效的,即便作伪者有一定水平但无论怎样努力也是无法做到天衣无缝。
真假对比
三
通过多看实物(包括真品和赝品)和有关资料,熟悉浅绛彩瓷所具有的独特的时代特征,从一件瓷器的胎、釉、画面用彩等
诸多方面综合分析。正如鉴藏家李鸿泉先生所说:
“不同时期不同背景的陶瓷作品各具自己的工艺特色,各有自己的艺术格调。即使是民国时期的一般作品,也有区别于其他时代特征的独立风格,致使现代人的摹仿也会相形见绌。”
四
浅绛彩瓷的艺术魅力来源于浅绛彩瓷画师在瓷面上作画,使得中国绘画最典型的诗、书、画相结合的所谓“文人画”艺术形式在瓷器上得以再现。因此,鉴别浅绛彩瓷要从瓷画的艺术水平着手。
古玩行是一个充满传奇的行业。一面铜镜,照一段颠沛岁月;一块美玉,锁一段啼笑姻缘:一张书法,抒一场人生感慨:卜堆瓷片,寄一则奋进箴言;一张条案,诉几多人生无奈;两枚大钱,讲一桩捡漏奇谈。得一只犀角杯,三生有幸;丢一只黄釉盘,错失百万。拍案叫绝,是一段笑谈,挥手抹去,是一曲辛酸。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惊喜与失落,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欢呼与嗟叹。
浅绛彩瓷器作品维新鉴定交易(188 7987 1136景德镇阮老师同V信) 收藏是心灵的满足因为拥有,所以满足;因为满足,所以快乐和幸福。当我们得到并拥有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珍贵艺术品时,我们是很满足的,我想没有几个人是不满足的。拥有带来满足,这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最直接方式。
收藏比权力更容易让人得到真正满足。权力带来恭维式的尊重,很显然,权力者并未得到对方真正的心服和尊重,对方只是为利益迫不得已,甚至对方在心里压根看不起权力者,双方只是一种短暂的交易。
除了熟悉当时及如今被人们认定的浅绛彩瓷高手的名号之外,
要有一定的书画鉴赏能力,不要被瓷画上所署名款所迷惑。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