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克瓷是什么意思?真假该如何鉴定
公元1602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海上捕获一艘葡萄牙商船——“克拉克号”,船上装有大量来自中国的青花瓷器,因不明瓷器产地,欧洲人把这种瓷器命名为“克拉克瓷”。80年代中期,阿姆斯特丹举行题为“晚到了400年的中国瓷器来了”的大型拍卖会,拍卖品均是从16世纪至17世纪沉船中打捞出来的中国瓷器,其中不乏被称为“克拉克瓷”的青花瓷器。克拉克瓷原产地为中国福建漳州的平和,克拉克瓷古窑址:五寨洞口陂沟窑、花仔楼窑、田坑窑、大垅窑、二垅窑等。
克拉克青花瓷盘鉴定知识
随着对克拉克瓷研究的深入,其经济价值在近十年中不断攀升,导致仿制品大量出炉,尤以景德镇的仿制品足以乱真。现在,提高对克拉克瓷的鉴赏能力成为摆在研究者面前的首要课题。
一、制作工艺与胎釉特征。
1、常见的八开光瓷盘有大小两种规格,小盘在20厘米左右,大盘在30厘米左右,50厘米左右的特大盘罕见。盘的整体制作不求细节,较粗犷,盘口与圈足都不太圆。
2、盘宽板沿较薄,开光处常见有模印轮廓,浅弧腹,平底较厚实,重量集中在盘底,圈足通常平切微内倾。由于是用粗砂垫烧,因此底足多见粘砂。
3、由于盘沿与盘底是分别制作,然后接胎,因此在折沿部常可见到明显的接胎痕,在盘外壁亦可见不规则的修胚痕。盘底多见有放射状跳刀痕或同心圆状旋胚痕。
4、胎骨洁白,釉质淡青色,多数盘胎釉结合不紧,口沿脱釉现象普遍,盘底釉面常见深入胎骨的细小棕眼。由于国内的克拉克瓷盘全为出土,因此盘口沿底部釉面有自然形成的土蚀痕迹,严重的土蚀使有的盘釉面失亮。
二、边饰图案与主题绘画特征。
1、盘沿内壁图案常见有三开光、八开光、十开光等形式,开光中绘有对称的向日葵、杂宝、暗八仙、扇子、花鸟、人物等图案,盘沿外壁常有四至八个开光,开光内常绘圆圈纹或花卉纹。在开光间隙和主题图画外有万字纹、织锦纹、鱼鳞纹等纹饰。边饰图案强调对称的装饰效果,运笔不求工整,涂染易出边框。
2、主题绘画有万历民窑青花绘画的典型艺术风格,题材多样,常见花鸟、芦雁、山水人物、盆花、松鹤图等,笔意流畅,不求形似,不重细节,大笔涂染。
3、万历克拉克青花盘使用浙料绘画,有翠蓝、灰蓝、淡蓝几种色调,运用分水技法,形成三至四个色阶,为康熙青花的成熟奠定了基础。画师们熟练的运笔,无论勾、点、染皆随心所欲,自然洒脱。凡是勾勒圆圈,皆是用两笔拼凑而成,这也是明末清初瓷画的一个特点。
三、瑕疵。
由于万历克拉克青花盘主要用于外销,而国内出土物绝大多数是残次品,因此可推测当时正品青花盘大都外销,残次品用来陪葬,常见到窑裂,夹扁、翘棱、塌底、串烟等各类窑病。
20世纪90年代,福建平和南胜、五寨明清古窑址找到“克拉克瓷”、“汕头器”的窑址和销往日本等国的实物标本的消息开始不胫而走。国内外陶瓷界欣喜万分,众多目光顿时投向平和这个平素不为人所知的闽南山区县。其时,日本关西地区也出土了一批“产地不明”的青花和彩绘瓷器。中日两国学者共同在漳州进行考古发掘,最终确认瓷器的产地就是漳州。这也彻底解决之前陶瓷界的诸多疑问:“克拉克瓷”源头大多就在漳州窑。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