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无双谱瓷器鉴定方法和市场价格

清代无双谱瓷器鉴定方法和市场价格

无双谱瓷器的源头,可追溯至清初的一部著名画谱 ——《无双谱》。这部画谱刊刻于清康熙三十三年(1694 年) ,由擅长人物画的绍兴人金古良精心绘制,再经康熙时御殿刻工朱圭镌刻完成,是清初浙派版画的经典之作。

《无双谱》从秦末到南宋末的 1489 年中,精心挑选出 40 位举世无双的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孝女诗人,如留侯张良、西楚霸王项羽、史学家司马迁、诗人李白等。画谱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不仅人物造型生动传神,刻工精美绝伦,而且每帧都配有朗朗上口的乐府诗,毛奇龄在序中称赞其 “是谱名无双,而实具三绝,有书有画又有诗也”,故而被誉为 “三绝” 奇书。

自诞生后,《无双谱》便深受大众喜爱,流传翻刻众多。民间的瓷器工艺品图案也常搬用其中形象,瓷器与《无双谱》的结合应运而生。大约从康熙朝起,无双谱人物开始成为瓷器上的常见纹饰,当时景德镇的工匠们将《无双谱》中的人物形象绘制在瓷器上,主要绘于碗或杯的外壁。不过在康熙时期,无双谱瓷器尚未广泛流行。

到了道光年间,中国社会遭遇重大变故,鸦片战争爆发,百姓深受鸦片毒害与战争摧残,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人们内心深处强烈呼唤英雄的出现,渴望有英雄能够拯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中。《无双谱》里那些英雄豪杰、忠臣义士的故事和形象,正好契合了人们的这种心理诉求 。无双谱瓷器迅速流行开来,从道光到同治年间,一直盛行不衰,成为瓷器上的常见纹饰,也是清代瓷器中的一个重要品种。 这一时期,无双谱瓷器的器型更加丰富多样,不仅有传统的瓶、盘、碗,还有冬瓜罐、帽筒、四方尊、瓷板、笔筒等,涵盖了陈设器、文房用具以及日常生活用品等多个品类。

清代无双谱瓷器价格探秘

(一)价格区间与典型案例

清代无双谱瓷器的价格因多种因素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从几千元到数百万元不等。普通品相、工艺较为简单的清代无双谱民窑小瓷器,如常见的无双谱小茶杯、小碟等,市场价格可能仅在数千元。它们可能在纹饰绘制上相对粗糙,保存状态也存在一些瑕疵,比如有轻微的磨损、小磕口等。

而工艺精美、保存完好的无双谱瓷器精品,价格则十分可观。在 2015 年苏富比拍卖会上,一件高 58 厘米的四方形无双谱瓷器以 460 万港元成交,这件瓷器造型独特,四方的器型在无双谱瓷器中并不常见,其釉色温润,无双谱人物纹饰绘制细腻,人物神态栩栩如生,背景的山水、花草等细节也刻画入微,展现出极高的艺术价值,因此能拍出如此高价。再如 2017 年北京保利拍卖会,一件无双谱瓷器以 380 万元人民币成交,它的胎质洁白细腻,釉面光洁莹润,所绘无双谱人物故事完整,色彩搭配协调,体现了清代高超的制瓷工艺水平。

(二)影响价格的关键因素

  1. 年代:一般来说,年代越早的清代无双谱瓷器价格越高。康熙时期作为无双谱瓷器的初创阶段,存世量相对稀少,工艺上又处于探索和发展期,其制作工艺和艺术风格独具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所以康熙朝的无双谱瓷器价格往往较高。例如康熙青花无双谱瓶,市场价格可达数百万元 。而晚清时期的无双谱瓷器,虽然存世量相对较多,但其中的精品依然价格不菲,不过整体价格相较于康雍乾时期会低一些。

  2. 品相:瓷器的保存状况对价格影响巨大。完美无缺、没有任何磕碰、裂纹、磨损,釉色鲜艳如新,彩绘清晰完整的无双谱瓷器,价格自然会比有瑕疵的高出很多。哪怕只是有微小的冲线(即细微裂纹),或者釉面有轻微划痕、彩料有局部脱落等情况,都会使价格大幅下降。比如一件原本能价值数十万元的无双谱瓷瓶,若出现明显磕碰,可能价格就会缩水至几万元甚至更低。

  3. 工艺水平:制作工艺精湛程度是决定价格的重要因素。采用粉彩、斗彩等复杂工艺,且绘制精细、色彩丰富、过渡自然的瓷器,要比普通青花无双谱瓷器价格高。像清晚期粉彩模印无双谱人物图瓶,其不仅运用了粉彩工艺,色彩艳丽,而且人物图采用模印工艺,立体感强,细节丰富,若是保存完好,价格可达几十万元甚至更高。另外,一些特殊工艺,如轧道工艺、描金工艺等的运用,也会增加瓷器的价值。

  4. 市场需求:市场对无双谱瓷器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收藏热的兴起,无双谱瓷器作为承载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品,受到越来越多收藏家的关注和追捧,市场需求增加,推动了价格的上涨。尤其是一些在拍卖市场上拍出高价的无双谱瓷器,会引发收藏界的关注和效仿,使得同类或相似瓷器的市场需求上升,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5. 器型:不同器型的无双谱瓷器价格也有所不同。陈设器如瓶、尊等,因其造型优美,制作难度大,通常价格较高;而日常实用器如碗、盘、茶壶等,相对价格较低。例如,一个无双谱瓷瓶的价格可能是同等工艺、品相无双谱瓷碗价格的数倍。但如果是特殊造型或具有特殊历史背景的实用器,价格也可能远超普通陈设器。

  6. 釉色:釉色丰富多样的无双谱瓷器,如五彩、粉彩等,往往比单一釉色的青花无双谱瓷器更具观赏性和收藏价值,价格也更高。因为五彩、粉彩等釉色需要更复杂的烧制工艺和绘画技巧,色彩的调配和烧制过程中的控制都难度较大,所以成功烧制出的精品更为珍贵。

  7. 纹饰:纹饰的精美程度和独特性对价格有重要影响。无双谱瓷器以人物纹饰为主,若人物形象生动、线条流畅、神态逼真,且故事完整、富有寓意,其价格就会较高。此外,一些带有特殊寓意或与重要历史事件、人物相关的纹饰,也会增加瓷器的价值。比如绘制有岳飞精忠报国故事的无双谱瓷器,可能会因为其蕴含的爱国精神和历史文化价值,而受到更多藏家的青睐,价格也相对较高

清代无双谱瓷器鉴定全攻略

(一)工艺特征判断

清代无双谱瓷器制作工艺复杂,不同工艺类型的瓷器在胎质、釉色、彩料等方面各有特点。

在胎质方面,康熙时期无双谱瓷器的胎质坚硬细密,如同糯米糕般细腻,迎光透视,胎体呈现出淡淡的肉红色。例如康熙青花无双谱瓶,胎质纯净,几乎看不到杂质,手感沉重,器壁较厚但制作规整 。到了晚清,胎质逐渐变得粗糙,杂质增多,胎体也相对轻薄,如道光、同治时期的一些无双谱民窑瓷器,胎质疏松,能明显看到胎土中的颗粒。

釉色也是鉴定的关键。康熙时期的釉面光洁莹润,如同美玉一般,釉色白中泛青,有 “紧皮亮釉” 之称,这种釉色使得瓷器上的无双谱纹饰更加清晰生动。雍正时期的釉面则更为细腻,釉色洁白如雪,光泽柔和。乾隆时期釉面肥腴,多为青白釉和粉白釉,白中泛青,釉面布满细小气泡,给人一种温润的质感。而晚清时期的釉色,普遍显得稀薄,光泽度较差,有的还会出现泛黄或发灰的现象。

从彩料来看,粉彩无双谱瓷器是清代中晚期的常见品种。粉彩的彩料细腻,色彩丰富,具有明显的层次感和立体感。比如清晚期粉彩无双谱人物图瓶,人物的面部、服饰等部位,通过粉彩的渲染,色彩过渡自然,生动逼真,粉彩中的玻璃白还能产生一种粉润柔和的效果。青花无双谱瓷器则以青花钴料绘制纹饰,康熙时期的青花发色鲜艳,呈翠毛蓝色,有 “墨分五色” 的特点,即青花颜色能呈现出多种浓淡层次,如同中国水墨画一般,使得无双谱人物和背景的描绘更加生动细致 。而晚清时期的青花发色则显得较为漂浮,不够沉稳,缺乏层次感。

(二)纹饰风格识别

无双谱瓷器以其独特的人物纹饰而闻名,通过对人物造型、神态、服饰以及纹饰布局等方面的分析,可以有效鉴别其真伪和年代。

人物造型上,清代不同时期的无双谱瓷器各有特色。康熙时期的人物造型较为古朴,线条简洁流畅,人物身材比例协调,注重表现人物的气质和神韵。例如康熙无双谱瓷器上的项羽形象,身材魁梧,姿态豪迈,举手投足间尽显英雄气概。道光以后,人物造型逐渐趋于世俗化,人物形象更加写实,细节刻画增多,但在整体的神韵上,相较于康熙时期略显逊色。比如道光时期无双谱瓷器上的人物,面部表情丰富,服饰的褶皱等细节描绘得更加精细,但人物的气质和精神内涵的表现稍显不足。

神态方面,真品无双谱瓷器上的人物神态生动自然,栩栩如生。无论是开怀大笑的李白,还是忧国忧民的屈原,都能通过面部表情和眼神传达出人物的性格和情感。而仿品的人物神态往往比较呆板,缺乏生气,眼神空洞,无法准确表现出人物的神韵。

服饰的绘制也是鉴定要点之一。清代不同时期的服饰风格有所差异,瓷器上人物服饰的图案、色彩、款式等都能反映出时代特征。康熙时期的服饰色彩鲜艳,图案简洁大方,注重体现服饰的质感和层次感。到了晚清,服饰的图案更加繁杂,色彩搭配上有时会显得过于艳丽而缺乏协调感。而且真品在服饰的绘制上,线条流畅,细节处理精细,如衣服的褶皱、花纹等都清晰自然;仿品的线条则可能会出现生硬、不连贯的情况,细节也比较模糊。

纹饰布局上,无双谱瓷器通常将人物对称绘于器物腹部,人物周围配以山水、花草、树木等背景,营造出一种和谐的画面氛围。真品的纹饰布局合理,疏密得当,人物与背景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比如一件清中期的粉彩无双谱人物诗文荸荠瓶,人物位于瓶身腹部中心位置,周围的山水背景层次分明,远近有致,与人物形象完美融合,展现出高超的绘画技艺和艺术水准。而仿品的纹饰布局可能会显得杂乱无章,人物与背景之间缺乏呼应,整体画面缺乏美感 。

(三)款识辨别技巧

清代无双谱瓷器的款识是判断其年代和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不同时期的款识在字体、写法、颜色等方面都有独特的特点。

字体上,康熙时期的无双谱瓷器款识多为楷书,字体刚劲有力,结构严谨,笔画粗细均匀,转折处干净利落。例如康熙官窑无双谱瓷器的 “大清康熙年制” 款,字体规整大气,书写流畅,具有很高的书法艺术价值。雍正时期的款识字体则更加秀丽,笔法细腻,富有韵味,有一种独特的文人气质。乾隆时期的款识字体较为规整,笔画略显粗壮,风格端庄稳重。到晚清时期,款识字体的书写水平有所下降,字体可能会出现不规整、笔画软弱无力的情况。

写法上,真品的款识书写自然流畅,笔锋清晰,具有明显的书写痕迹。比如康熙时期的款识,每个字的起笔、收笔都有明显的顿笔和回锋,体现出书写者的熟练技巧。而仿品的款识可能是通过电脑制版或仿写,书写痕迹不自然,笔画粗细一致,缺乏灵动性,甚至会出现笔画粘连、模糊不清的现象。

颜色方面,康熙时期的青花款识颜色鲜艳,呈深蓝色,如同蓝宝石一般,且颜色深入胎骨,用放大镜观察,能看到青花颜色在胎体上有明显的渗透现象。粉彩款识则色彩柔和,与粉彩纹饰的风格相协调。晚清时期的青花款识颜色可能会变得灰暗,不够鲜艳,粉彩款识的色彩也可能会出现褪色、变色的情况。

此外,还需注意常见的仿品款识特征。一些仿品会故意模仿古代的款识,但往往会露出破绽。比如仿康熙时期的款识,可能会将字体写得过于刻意,失去了真品的自然韵味;或者在款识的布局、排列上不符合当时的规范。有些仿品还会使用化学颜料来书写款识,这种颜料的颜色与真品有明显区别,缺乏真品款识那种自然的光泽和质感 。通过对款识字体、写法、颜色等多方面的仔细观察和对比,结合历史文献和真品实物的特征,能够有效辨别清代无双谱瓷器款识的真伪,从而准确判断瓷器的年代和价值。

收藏投资建议

(一)市场前景分析

从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清代无双谱瓷器的收藏投资前景较为乐观。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艺术品收藏市场持续升温,无双谱瓷器作为承载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艺术珍品,受到了越来越多藏家的青睐。其市场需求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特别是一些精品无双谱瓷器,在拍卖市场上屡创高价,进一步推动了其市场价值的提升 。

从长远来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艺术品收藏市场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清代无双谱瓷器有望在其中占据重要地位。不过,市场也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艺术品市场的周期性波动等,都可能对清代无双谱瓷器的价格产生影响。此外,赝品的泛滥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可能会影响部分投资者的信心 。

(二)收藏投资要点

  1. 选择正规渠道:购买清代无双谱瓷器时,一定要选择正规、信誉良好的渠道,如知名的拍卖行、古董店或专业的艺术品交易平台等。这些渠道通常会对瓷器的真伪和来源进行严格把关,能为藏家提供一定的保障。例如中国嘉德、北京保利等大型拍卖行,在拍卖前会对拍品进行专业的鉴定和评估,其拍卖的清代无双谱瓷器相对更有可信度 。避免在一些不明来源的地摊或私人交易中购买,以免买到赝品或存在法律纠纷的物品。

  2. 注重鉴定评估:由于清代无双谱瓷器市场上存在大量赝品,因此在购买前,务必请专业的鉴定师对瓷器进行鉴定评估。鉴定师会从工艺特征、纹饰风格、款识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以确定瓷器的真伪和价值。同时,藏家自己也应不断学习和积累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的鉴别能力。可以通过阅读专业的陶瓷书籍、参加收藏讲座、参观博物馆等方式,了解清代无双谱瓷器的特点和鉴别方法,避免在收藏过程中上当受骗 。

  3. 关注品相和保存状况:瓷器的品相和保存状况直接影响其价值,所以要尽量选择保存完好、没有明显瑕疵的无双谱瓷器。如果瓷器有磕碰、裂纹、磨损等情况,不仅会影响其美观,还会大幅降低其收藏价值。在收藏过程中,要注意对瓷器的保存维护,避免碰撞、刮擦,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防止瓷器因环境因素受损。比如可以使用专门的瓷器展示架和包装盒,将瓷器放置在干燥、通风、避免阳光直射的地方 。

  4. 理性投资:收藏投资清代无双谱瓷器要保持理性,不要盲目跟风或抱有过高的投资回报预期。要根据自己的经济实力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不要超出自身承受能力进行投资。同时,要对市场行情有充分的了解,不被一时的市场热点所左右,做出合理的投资决策。在投资时,可以分散投资,选择不同类型、不同价位的无双谱瓷器,降低投资风险 。

结语

清代无双谱瓷器,作为中国瓷器艺术长河中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精湛的制作工艺和精美的纹饰,展现出非凡的魅力。它不仅是清代社会文化的生动写照,更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价格的多样性和波动,反映了艺术品市场的复杂与活力,也为收藏爱好者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空间。而准确的鉴定方法,则是开启这一收藏宝藏的关键钥匙。无论是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还是投资价值的角度来看,清代无双谱瓷器都值得我们给予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希望更多的人能够走进清代无双谱瓷器的世界,领略它的独特风采,共同传承和弘扬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收起

取消
  • 首页
  • 鉴赏交流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