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霁蓝釉瓷器真品特征及鉴定方法(霁蓝釉瓷器收藏必看)
不同时期霁蓝釉瓷器真品特征及鉴定方法(霁蓝釉瓷器收藏必看)
一,市场价值
在2011年的拍卖会上,一款清朝雍正年间的霁蓝釉菊瓣形花壶竟然拍出了500万的天价,乾隆朝的一只霁蓝描金折枝花卉双牺耳尊,在某次拍卖会上成交价格接近900万,由此可见清代霁蓝釉瓷器的魅力和价值,论年代久远,清朝的霁蓝釉瓷器要在元明之后,为何能够一枝独秀?
清雍正 霁蓝釉菊瓣形花壶
二,什么是霁蓝釉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霁蓝釉,如果说有藏友家里有特别深的蓝颜色瓷器,那你就可以怀疑是不是霁蓝釉瓷器了,霁蓝釉也称霁青,又称积蓝釉、祭蓝釉,称霁青是因为古代对于青、蓝、绿的概念不清而造成的
景德镇窑蓝釉白龙纹盘
二,不同时代工艺特征
霁蓝釉的身世其实是个谜,因为有很多相关文说是在北宋的时候就出现了,但是现在都一致认为在元代,元代发展的是高温蓝釉瓷,这种高温釉是后来霁蓝釉的前身,从明到清后又逐渐出现了霁蓝、洒蓝、天蓝、孔雀蓝等蓝釉瓷,种类之多,釉色都很美,让人叹为观止,可以说,在整个蓝釉瓷体系中,霁蓝釉蓝如深海,是色调最纯正的。霁蓝釉是一种惯称,此前的称谓有“积蓝”、“祭蓝”等,后取“霁蓝”二字,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象征着雨过天晴,是非常特别的蓝釉瓷器,那么霁蓝釉瓷器价值几何,又如何去鉴赏呢
元代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明代霁蓝最为后人称道的是宣德一朝,宣德霁蓝釉瓷器多为单一色釉,也有少部分刻画暗花的,另有蓝釉白花的,多为折枝花及鱼藻纹,官窑款有青花和暗款两种,均为“大明宣德年制”双行六字楷书款,凡四字款者,均为后仿。
古玩行是一个充满传奇的行业。一面铜镜,照一段颠沛岁月;一块美玉,锁一段啼笑姻缘:一张书法,抒一场人生感慨:卜堆瓷片,寄一则奋进箴言;一张条案,诉几多人生无奈;两枚大钱,讲一桩捡漏奇谈。得一只犀角杯,三生有幸;丢一只黄釉盘,错失百万。拍案叫绝,是一段笑谈,挥手抹去,是一曲辛酸。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惊喜与失落,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欢呼与嗟叹。
霁蓝釉瓷器维新鉴定交易(ciqi1968 阮老师) 收藏是心灵的满足因为拥有,所以满足;因为满足,所以快乐和幸福。当我们得到并拥有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珍贵艺术品时,我们是很满足的,我想没有几个人是不满足的。拥有带来满足,这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最直接方式
明宣德 霁蓝釉暗花龙纹盘
因其呈色稳定明亮如宝石,又被举为宝石蓝, 明代宣德朝时所烧制的霁蓝釉,质感凝厚,色泽美艳,后人称其为“霁青”,把它与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清代霁蓝釉的烧制技术在平稳中有所提高,单纯的霁蓝釉色调沉重,还加入暗刻花纹和描金彩装饰,使器物增添富贵喜庆的意味
霁蓝地描金粉彩诗句花卉纹大瓶
霁蓝釉大概有以下几点特征:
1、里外施满蓝釉和里白釉外蓝釉者并存
2、碗、盘口沿“灯草边”整齐者少,多数线条弯曲,不规整
3、圈足施釉到底,平视不见圈足露胎
4、浅刻花纹多为龙纹,白花者龙纹少见,且白花均是用堆塑法制作,为突起的立体花纹,但观望时,似无立体感
5、造型碗、盘常见,瓶、壶传世品中少见
明代 宣德霁蓝釉留白三鱼纹高脚杯
如何鉴定和辨别
一,釉面
元代的以及明初属于数量少于其它釉种的高档釉种,优质霁蓝釉是回青料中提炼出最好的(一般称作佛头青,蓝中泛紫),是一种高温釉,即在石,灰碱釉中掺入适量的天然钴料做着色剂,在窑内1280--1300摄氏度左右与坯胎一起一次性烧制成功的瓷釉,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在当时是被官窑垄断的
霁蓝釉小杯
二,款识
元代以前的基本没有款识,但是可以从釉料及胎底来辨别,明永乐及宣德都有款识,大林上文有说到,可以作参考,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民窑也有霁蓝釉瓷,但多是庙堂所用祭器,以炉、瓶最多,均无官款,但有年纪年款的
霁蓝釉小杯
三,牛毛纹
一般来讲,久远的瓷器表面基本都是有“破损”的,就是我们软伤自然磨损“牛毛纹”的痕迹
霁蓝釉
四,气泡观察
气泡是很容易辨别瓷器时间程度的,如果说一件藏品里面的气泡都完好无损,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我们可从气泡来观察是否是老东西
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内容了,市场上历来赝品满地,鉴假容易鉴真难,先生认为看假只要抓住一条就可以作出明确结论,看真却要谨小慎微,面面俱到,尽量抓住每一个细节,把所有可能出现疑点的地方都排除后,才能作出肯定结论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