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德化窑白瓷真品图片赏析
明代德化窑白瓷真品图片赏析
德化窑位于今福建德化,是福建沿海地区自古以来海外出口瓷器的重要瓷窑。德化瓷器起始于宋代,明代得到长远发展,以白瓷闻名,是中华瓷器烧造的珍品。
宋元时期,德化白瓷釉色洁白,装饰刻花,蓖划纹。到了明代,德化白瓷的烧制技术长足发展,胎质致密坚实,有很好的透光度,釉色为纯白色,如白璧无瑕,釉面光泽感强,泛出莹润柔和的光,透过阳光看,釉中隐隐透出粉色,整体呈乳白色,姑又被称为“猪油白”或是“象牙白”。清代的德化白瓷,釉色白里微微透青,釉质坚硬透亮,生产技术在明代的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发展,而且清代的白瓷生产,已经改变了明代瓷雕以仙佛和供器为主的局面,而以生产碗盘等日用器物为主。
德化白瓷最出名的器型为盒和神佛塑像,南宋时期便开始专门烧制盒子,盒盖上采用刻花和印花装饰,花样题材丰富,有动物花卉等百种纹饰,题材之丰富在南方地区首屈一指,而最常用的蓖划纹也在此时盛行,在各种碗盘内侧常用此装饰。明代德化窑盛烧白瓷观音、达摩等塑像,胎釉融合巧妙,浑然一体,如同白玉,被赞为"象牙白"、 “天鹅绒白”。德化白瓷塑像面部刻画细腻,一颦一笑好似真人,衣纹衣褶深而洗练,飘动自然,形象传神,都能很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釉色纯净莹润,通体雪白,不加彩饰,素雅恬淡。
古玩行是一个充满传奇的行业。一面铜镜,照一段颠沛岁月;一块美玉,锁一段啼笑姻缘:一张书法,抒一场人生感慨:卜堆瓷片,寄一则奋进箴言;一张条案,诉几多人生无奈;两枚大钱,讲一桩捡漏奇谈。得一只犀角杯,三生有幸;丢一只黄釉盘,错失百万。拍案叫绝,是一段笑谈,挥手抹去,是一曲辛酸。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惊喜与失落,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欢呼与嗟叹。
德化窑白瓷维新鉴定交易188 7987 1136景德镇阮先生同V信。 收藏是心灵的满足因为拥有,所以满足;因为满足,所以快乐和幸福。当我们得到并拥有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珍贵艺术品时,我们是很满足的,我想没有几个人是不满足的。拥有带来满足,这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最直接方式。
收藏比权力更容易让人得到真正满足。权力带来恭维式的尊重,很显然,权力者并未得到对方真正的心服和尊重,对方只是为利益迫不得已,甚至对方在心里压根看不起权力者,双方只是一种短暂的交易。
德化窑从宋元时期就拓展海外市场,漂洋过海将一批批德化白瓷送往海外销售,把中国的优秀瓷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德化白瓷传播到欧洲,甚至引发了当地的厨房革命,按照洋人生活习惯而制作的白瓷啤酒杯、碗等,堂而皇之替代了欧洲人原有的金银厨具,也引发了海外仿制德化瓷的热潮。洁白如玉、精巧雅致的德化白瓷被推为中国白瓷的代表,被誉为“中国白”。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