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十二花神杯真品图片赏析

康熙十二花神杯真品图片赏析

Lot 5502 禹贡Ⅰ—韶光 十二月令酹花神

清康熙 五彩十二月令花神杯

“大清康熙年制”款

D:6.5-6.6cm(12只)

估价待询

【备注】瑞士玫茵堂等诸家旧藏。

一月迎春花

备注:

1.伦敦Eskenazi旧藏;

2.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728-1739。

二月杏花

备注:

1.史蒂芬·琼肯三世(1978年逝)旧藏;

2.纽约苏富比,2018年09月18日,编号107;

3.北美资深藏家旧藏。

三月桃花

备注: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728-1739。

四月牡丹

备注:

1.香港苏富比,2001年10月29日,编号508;

2.伦敦Eskenazi旧藏;

3.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728-1739。

五月石榴

备注:

1.伦敦Eskenazi旧藏;

2.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728-1739。

六月荷花

备注:

1.徐展堂(T.T.Tsui)旧藏;

2.香港佳士得,2000年5月1日,编号729A;

3.北京拍卖会,2018年6月20日,编号0601,成交价 RMB 4,887,500

七月兰花

备注:

1.H.M.Knight旧藏;

2.伦敦Eskenazi旧藏;

3.瑞士玫茵堂旧藏。

展览:《Osterse Schatten:4,000 Jaar Aziatische Kunst》,荷兰国立博物馆,阿姆斯特丹,1954年,编号357。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728-1739。

八月桂花

备注: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

1.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2,编号775-777;

2.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728-1739。

九月菊花

备注:

1.香港苏富比,2004年4月25日,编号218;

2.伦敦Eskenazi旧藏;

3.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728-1739。

十月月季

备注: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年,卷4,编号1728-1739。

十一月梅花

备注: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

1.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 年,卷 2,编号 775-777;

2.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 年,卷 4,编号 1728-1739。

十二月水仙

备注:

1.日本私人藏家旧藏;

2.伦敦Eskenazi 旧藏;

3.瑞士玫茵堂旧藏。

出版:康蕊君,《玫茵堂中国陶瓷》,伦敦,1994-2010 年,卷 4,编号 1728-1739。

古玩行是一个充满传奇的行业。一面铜镜,照一段颠沛岁月;一块美玉,锁一段啼笑姻缘:一张书法,抒一场人生感慨:卜堆瓷片,寄一则奋进箴言;一张条案,诉几多人生无奈;两枚大钱,讲一桩捡漏奇谈。得一只犀角杯,三生有幸;丢一只黄釉盘,错失百万。拍案叫绝,是一段笑谈,挥手抹去,是一曲辛酸。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惊喜与失落,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欢呼与嗟叹。

康熙十二花神杯瓷器作品维新鉴定交易188 7987 1136景德镇阮先生同V信。 收藏是心灵的满足因为拥有,所以满足;因为满足,所以快乐和幸福。当我们得到并拥有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珍贵艺术品时,我们是很满足的,我想没有几个人是不满足的。拥有带来满足,这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最直接方式。

收藏比权力更容易让人得到真正满足。权力带来恭维式的尊重,很显然,权力者并未得到对方真正的心服和尊重,对方只是为利益迫不得已,甚至对方在心里压根看不起权力者,双方只是一种短暂的交易。

十二月令花神杯是康熙御窑五彩佳作,依月令之数为一套。一花一月,并配诗文,十二杯分别以迎春、杏花、桃花、牡丹、石榴、荷莲、兰草、桂花、菊花、月季、梅花和水仙为绘。素来即被视为康熙朝官窑瓷器之名品。

所奉十二花神为:正月梅花神寿公主,二月杏花神杨玉环,三月桃花神息夫人,四月牡丹花神丽娟,五月石榴花神卫氏,六月荷花神西施,七月葵花神李夫人,八月桂花神徐贤妃,九月菊花神左贵嫔,十月芙蓉花神花蕊夫人,十一月茶花神王昭君,十二月水仙花神洛神。

明官窑自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以后无官窑瓷生产的档案记录,故一般认为,明代官窑至此即终。直至清康熙十九年(1680年)景德镇正式恢复御器厂后,制瓷业得到迅速发展。此时,臧应选奉旨进驻景德镇,担任督陶官,清代官窑从此步入兴旺。同时,刘源负责设计瓷器样式,承命主持设计各式御瓷。康熙御窑十二花神杯应作酒杯用,每只杯上画一种月令花卉,再配唐诗一首,令康熙龙颜大悦,成为宫中珍秘御用之器。

清宣统三年(1911年)陈浏所著《匋雅》一书,称赞曰:“康熙十二月花卉酒杯,一杯一花,有青花、有五彩,质地甚薄,铢两自轻。……若欲凑合十二月之花,诚戛戛乎其难。”这般造诣,想是便与齐白石先生《可惜无声》册一般福分,画中草虫除了没有声音之外,便似与真实草虫无异;而花神杯虽“可惜无香”,但瓷中妙笔,竟令所有时令花卉所予人之美都浓集于杯上,兼思酒香茶馥,顿感花香拂面,若再次举杯观花,画中暗香薇薇依旧。

此套花神杯历三十年时间,方才集齐一套形制、款识基本一致的十二件,极其难能可贵。玫茵堂主人自90年代初至2010年经Eskenazi之手于各大拍卖行和私人收藏中搜集到十只完整花神杯,另二只杏花、荷花则或款识年代不同或有严重破损,出版玫茵堂图录时以聊胜于无的目的收录于一起。但玫茵堂主人以二十年之功未能集齐完美一套,深以为憾。而后续藏家在2017年之后,历六年艰辛竟然搜购到了最为珍罕的六月荷花杯和二月杏花杯,与玫茵堂旧藏十杯合璧而成全美,可称一段历经三十年而成的典藏佳话。


推荐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

收起

取消
  • 首页
  • 鉴赏交流
  •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