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窑绿釉瓷器真品特征和鉴赏方法
郎窑绿釉瓷器的特征
对清朝官窑督办的瓷器大家肯定不陌生,其中著名瓷器就是单色釉的郎窑红,其实比郎窑红更珍贵的瓷器是郎窑绿,因为郎窑绿烧制成功几率很低,传世的郎窑绿瓷器很少,所以知道郎窑绿釉色的很少。
清代康熙年间,朝廷派督陶官郎廷极去景德镇督窑,由于郎廷极本人尽心尽力,才发明了这样的红釉和绿釉。郎窑是以督陶官的姓氏作为窑口名称的。他名下所烧的瓷器,都以他的姓氏作为窑口的开篇,叫郎窑,瓷器烧造的好坏跟他有直接关系,如果给皇帝的贡瓷有问题直接找督陶官问责,一切损失由他承担,所以郎窑绿瓷器工艺和用料都是当时最讲究的。
郎窑绿是用含氧化铜石灰釉,在氧化气氛中呈现绿色,属于铜绿釉。通常挂釉后经1300度左右高温烧制而成,但由于工艺复杂,烧制温度极难控制,要烧出理想翠绿色釉面瓷器,成品率极低,所以存世量非常少,而且产品往往以小件为主。从现存瓷片、实物来看,郎窑绿有以下几个明显特征:
一、郎窑绿釉层均匀较薄,釉色稳定,呈翠绿色,鲜明艳丽,釉面上有较强玻璃般光泽,似有一种翡翠玉般的感觉。
二、在釉下紧贴胎体处布满细纹片,俗称“苍蝇翅”。用10倍放大镜细看,在釉面上可见密集细小的小点点,我想这也许是在高温烧制过程中,由釉内小气泡所形成。
三、在器底近足处有一圈不过足垂釉,俗称“郎不流”,但垂釉非常自然整齐,似有一种釉流至底足前曳然而止的感觉,厚釉处釉色加深,呈现深绿色。
四、圈足呈泥鳅背,内墙为内弓,底足内施白中闪青釉,低款青花双圈足见。
五、器内施青白釉,釉层较厚,无开片,其釉色与底足内白色闪青釉有较明显区别。口沿处有一圈明显粉白釉俗称“灯边草”。
古玩行是一个充满传奇的行业。一面铜镜,照一段颠沛岁月;一块美玉,锁一段啼笑姻缘:一张书法,抒一场人生感慨:卜堆瓷片,寄一则奋进箴言;一张条案,诉几多人生无奈;两枚大钱,讲一桩捡漏奇谈。得一只犀角杯,三生有幸;丢一只黄釉盘,错失百万。拍案叫绝,是一段笑谈,挥手抹去,是一曲辛酸。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惊喜与失落,总是有那么多那么多的欢呼与嗟叹。
郎窑绿瓷器维新鉴定交易(ciqi1968 阮老师) 收藏是心灵的满足因为拥有,所以满足;因为满足,所以快乐和幸福。当我们得到并拥有千百年传承下来的珍贵艺术品时,我们是很满足的,我想没有几个人是不满足的。拥有带来满足,这是人类获得幸福的最直接方式。
收藏比权力更容易让人得到真正满足。权力带来恭维式的尊重,很显然,权力者并未得到对方真正的心服和尊重,对方只是为利益迫不得已,甚至对方在心里压根看不起权力者,双方只是一种短暂的交易。
推荐
-
-
QQ空间
-
新浪微博
-
人人网
-
豆瓣